瀏覽次數:次
為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建設工地安全生產事故,保證高效、有序地組織事故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導則》、《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空港新城建設工程實際情況,制定《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建設工地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試行)》(以下簡稱預案)。
一、適用范圍
(一)本預案適用于空港新城范圍內在建建設工程(房建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所有四級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
1、Ⅰ級(特別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2、Ⅱ級(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3、Ⅲ級(較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4、Ⅳ級(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上述規定中的“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二)本預案包括事故類別:
1、深基坑坍塌;2、頂管坑坍塌;3、塔式起重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倒塌;4、整體模板支撐體系坍塌;5、多、高層建筑外腳手架倒塌;6、其他死亡1人以上或影響特別惡劣的建設施工安全事故。
二、工作原則
(一)遵循統一指揮,分工負責,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二)科學施救,避免發生次生災害;
(三)以人為本,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四)任何相關單位、組織和個人都有義務參加或配合應急救援工作;
(五)事故發生單位承擔施救費用。
三、組織機構
成立空港新城建設工地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以下簡稱指揮中心),統一協調指揮新城建設工地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指揮中心組成人員如下:
總 指 揮:陳 默 空港新城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
副總指揮:艾 晨 空港新城管委會副主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倪忠明 空港新城管委會副巡視員
姚 琳 空港新城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張紹春 港新城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成員單位:黨委管委會辦公室、紀委辦公室(監察局)、黨委宣傳部、人社民政局、規劃建設局、教育衛體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局、公安協調辦、空港消防中隊、市政配套公司、西咸供電局、咸陽電信、咸陽鐵塔公司、事故單位(建設、監理、施工單位)。
指揮中心主要職責:
(一)適時批準救援預案的啟動和終止;
(二)迅速了解、收集和匯總事故情況,并按規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三)統一協調相關部門、有關單位按照預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四)緊急調用救援所需的各類人員、物資、設備和占用場所;
(五)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指揮中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規劃建設局,負責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日常工作。同時設立現場保護組、搶險救援組、事故調查組、綜合保障組、醫療衛生組、善后處置組,分工負責有關應急救援工作:
(一)現場保護組:由公安協調辦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城市管理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協調配合事故單位(建設、監理、施工單位)現場主要負責人保護事故現場的各種物證不受破壞;配合事故調查組收集事故現場的人證、物證。
(二)搶險救援組:由規劃建設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空港消防中隊負責人和市政配套公司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配合上級及相關安全監督部門迅速采取各種技術手段控制事故擴大,控制和消除危險源,及時制定營救被困人員實施方案并付諸行動,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事故調查組:由紀委辦公室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根據事故類型從專業技術角度分析事故的原因和責任,提出整改措施,做好事故調查、原因分析和處理工作。
(四)綜合保障組:由黨委管委會辦公室主要負責人任組長,負責協調保障救援車輛、機械設備等各類物資設備;黨委宣傳部負責人任副組長,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及新聞發布,處理好3小時黃金時間(網媒、電視、平面媒介)的輿論處置。咸陽電信、鐵塔公司、西咸供電局保障救援現場通信暢通、電力供應正常。
(五)醫療衛生組:由教育衛體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人社民政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負責組織醫療急救隊伍,開展醫療救治工作,現場實施緊急救治、轉送傷員。
(六)善后處置組:由人社民政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協調責任主體方、施工方、監理方及勞務承包方,做好對遇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協調落實遇難者家屬撫恤金和受傷人員住院費等問題;做好其他善后工作。
四、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一)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必須迅速快捷將所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情況向指揮中心辦公室(029-33636663)匯報,并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
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企業規模;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3、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和初步估計;
4、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5、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6、需要有關部門、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部門事宜;
7、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時間。
(二)指揮中心辦公室接到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后,立即報告黨委管委會辦公室(029-33636016)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029-33636554),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按照空港新城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相關規定向相關上級部門上報;指揮中心辦公室迅速上報陜西省西咸新區規劃建設局。同時派人迅速趕赴現場,進行事故現場的保護和證據收集工作。同時將事故情況通報給公安協調辦和空港新城消防中隊,請求給予支援。
(三)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現場保護組和事故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五、預案啟動與實施
(一)預案啟動
指揮中心辦公室接到建設工地安全生產事故信息后,應立即報告指揮中心負責人,由中心負責人決定是否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并將事故情況迅速向上級報告,經空港新城建設工地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負責人批準后啟動本預案。
(二)預案實施
應急救援預案啟動后,指揮中心辦公室立即通知指揮中心各成員單位趕赴事故現場,各工作組按照職責分工迅速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事故接報后5分鐘內必須完成以下工作:
1、由指揮中心立即按報告規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2、指揮中心根據事故或險情情況,立即組織或指令事故單位組織調集應急搶救人員、車輛、機械設備組織搶救力量,迅速趕赴現場。
3、綜合保障組立即組織或通知就近相關單位,組織調集車輛、機械設備,做好增援準備。
4、醫療衛生組立即組織醫療急救隊伍,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5、黨委宣傳部做好輿論處置。
(三)應急救援措施
1、搶險救援組根據現場實際發生事故情況,調查現場情況,如有人員失蹤,立即判明方位,緊急協調技術專家根據工程特點、事故類別,制定搶救方案,請空港消防中隊(029-33635725)協助搶險,請公安協調辦(029-33633379)、城市管理局疏散人群,維持現場秩序,做好現場保護。
2、綜合保障組迅速調集汽車吊、挖掘機、推土機等機械設備及人員、車輛迅速投入開展搶救及突擊搶救行動,同時安排受災群眾的生活問題。
3、醫療衛生組立即與急救中心(120)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并做好急救準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醫治。
4、事故調查組要在應急救援的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便于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
5、在救援行動中,搶救機械設備和救助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行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6、事故單位應積極配合指揮部開展工作,確保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六、其它事項
(一)本預案是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管委會針對可能發生的建設施工安全生產事故,組織實施緊急救援工作,并協助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的指導性文件,在實施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隨時進行處理。
(二)轄區內各建設施工單位應按照本預案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施工現場應急救援預案,并報空港新城規劃建設局備案。
(三)各單位要根據條件和環境的變化及時修改和完善預案內容,并組織有關部門人員認真學習,掌握預案的內容和相關措施。定期組織演練,確保在緊急情況下按照預案的要求,有條不紊地開展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四)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實施。各有關單位必須在本預案實施之日起30日內,完成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