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本報記者 席晨
7月23日,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自貿藍灣產業園政務服務驛站,陜西札利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代理人李長青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輕點手機屏幕,短短幾分鐘,便完成了公司營業執照變更登記的申請。“一次沒跑,指尖搞定!以前,辦業務得前往新城政務服務大廳,現在手機上就能辦。”李長青語氣里透著輕松。
指尖之便,折射出治理效能的深刻變革。改變的密碼就藏在空港新城轄區隨處可見的藍色海報上那個醒目的營商環境“碼上”監督二維碼。3月,當這些監督碼悄然出現在企業門口、項目現場和辦事窗口時,許多企業負責人未曾想到,它會如此快速地成為解決他們急難愁盼的金鑰匙。
“廣泛張貼的監督碼如同無數個靈敏的‘監督哨兵’。企業或個人掃碼即可反映問題、提出建議。紀委后端建立‘線索收集—研判分析—快查快處’閉環機制,讓監督無處不在、訴求一鍵直達。”空港新城紀委書記劉斌介紹。
“碼上”監督的生命力,在于它能有力推動各職能部門加快服務企業的進度,馬上解決困擾企業的問題。這一點,位于空港新城的陜西華穎楓林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感觸尤深。
5月初,該公司外運拆除的舊門板、門套過程中,執法隊員對運輸貨物未查驗清楚,攔停運輸車輛,影響了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當時正發愁,突然想起墻上貼的‘碼上’監督二維碼。”該經理回憶,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當即掃碼反映了這一問題。
“本以為得等些日子,沒想到紀委很快就聯系我們核實情況。”該經理說。更讓他意外的是,短短幾天內,紀委快速響應、精準處置,進一步規范了職能部門涉企執法檢查行為,為企業紓困。“監督渠道實實在在通到了企業門口。有問題不用再來回跑,掃碼就有人馬上辦。”他感慨,“這讓我們發展更有底氣了。”
截至目前,空港新城紀委通過營商環境“碼上”監督流程收集并解決企業訴求建議9件,下發督辦單1份,挖掘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2件,轉立案2件。
如果說“碼上”監督是疏通堵點的“直通車”,那么“拼單式”執法監督檢查則是源頭減負的“減壓閥”。
走進位于空港新城的陜西道博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生產機匣的纏繞機在精密作業。該公司副總經理鄭亞萍指著智能生產線介紹:“多部門‘拼單’檢查,一次搞定全部項目,節省了企業的時間。”
針對企業普遍反映的職能部門“多頭檢查、重復檢查”問題,空港新城紀委會同空港新城營商辦下沉走訪23家企業和8個執法部門,廣泛征集意見。
“調研中,我們發現根本原因在于部門之間協同機制不順暢,檢查缺乏有力的統籌調度。”劉斌說。
為此,空港新城紀委會同空港新城營商辦按照“同一企業(項目)、同一時間、集中檢查”原則,推出“拼單式”執法監督檢查機制:每月由行政執法部門定計劃,營商辦拼單,園辦統一組織,對轄區重點監測企業(項目)開展聯合督導檢查,通過“一次檢查、集體體檢、綜合會診”,有效提升執法檢查效率。
檢查“瘦身”,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半年間,“拼單式”執法監督檢查已拓展至7個行業領域,44家企業迎來“減負禮包”。
“我們將持續深入開展紀檢監察‘三進三查’(進企業、進項目、進社區,查問題、查作風、查責任)活動,通過下沉監督,主動收集企業訴求,以常態化企業點題、紀委答題,精準破解監督難題,推動轄區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劉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