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今年以來,空港新城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新區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決策部署,通過構建“1237”營商環境發展思路,發布《空港新城2024年持續深入營商環境突破年實施方案》,圍繞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服務產業三個主體,打造“高效、舒心、誠信、法治、開放、品質、活力”七張名片,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建設。
近期將策劃推出營商環境“七張名片”系列報道,詳細介紹營商環境領域改革亮點成效。

近年來,空港新城立足城市資源稟賦和功能定位,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營商環境。規上企業落戶、重點項目投產達效、產業發展漸成規模,科創活力加速釋放,多家企業成功申報“專精特新”企業……
一個個成績背后,描繪出空港新城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企業活力不斷激發,發展潛能加快釋放的欣欣向榮的發展畫卷。
聚焦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圍繞“1+3+3”產業體系,構建產業服務新生態,全力建設產業生態好、政務服務優、綜合成本低的營商環境高地。


積極推進“一區三中心”,獲批“西咸新區醫療器械產業聚集區(空港片區)”,主要承擔醫療器械集成化審批試點,以及科創產業聚集、科技企業和科創平臺培育等任務。國睿一言、普望生物、樂思醫療、德健眾普、元一生物、東澳生物等20余家醫療器械生產和服務相關企業先后落地,規模化、集群化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模式已初步顯現。西安臨空會展產業聚集區獲批市級服務業聚集區,西安臨空會展中心獲得ICCA(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及UFI(全球展覽業協會)雙認證,獲得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稱號,成功舉辦陜西省2024職業技能大賽、歐亞經濟論壇經貿合作博覽會配套展、中國航空維修峰會、西部數字經濟博覽會等各類活動70余場。



構建“政務大廳+園區驛站+樓宇服務站”的政務服務矩陣,在臨空經濟產業園及自貿藍灣產業園建立政務服務驛站,將人才、金融、法律服務與工商、稅務等政務服務融合,提供包含現場辦理業務、宣講政策、法律服務、金融服務等活動,惠及企業300余家。在政務大廳開設“政策兌現”窗口,實現惠企獎補政策全部“進大廳、上平臺”,開發建成集政策發布、查詢、匹配、計算、申報為一體的空港新城政策全鏈服務平臺,為企業知悉政策、查詢匹配、快捷申報提供透明、便捷、高效服務。


秉持“誠信空港”“法治空港”的服務理念,《空港新城支持秦創原建設若干政策(試行)》《空港新城關于扶持先進制造業發展的獎補政策(2024年修訂版)》《空港新城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評價激勵辦法》等政策相繼出臺,發動招商引資主引擎,突出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培育一批高端高質高新項目。今年,2家企業上榜省級瞪羚企業名單,1家入選潛在瞪羚企業。西安威斯特精密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西安中科西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朋邦工貿有限公司、陜西道博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冠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陜西海創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成功入選陜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自貿藍灣產業園區作為新城自貿藍灣科創板塊的首發地塊,承擔著新城產業升級、西門戶蓄能、自貿區騰飛、臨空產業壯大發展的重要使命,發揮較為成熟的存量載體優勢。圍繞“秦創原·藍灣生命科技產業園”“秦創原·藍灣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以生物醫藥、智能制造、臨空高端服務業等特色產業引育為主路徑,設立“智慧房屋”和“公共租賃住房”、綜合商業街區等設施,通過“物業+資產+系統”的智慧化管理平臺,提升園區內部的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實現整個園區的可視化管理。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空港新城牢固樹立“把企業家當家人,把企業的事當自家事”的意識,切實提高“企業獲得感”和“問題解決率”。

聯合咸陽經開區營商辦舉辦“融合發展 攜手共贏”交流活動,現場向22家企業推介雙方營商環境領域建設情況,各相關部門就制造業發展、招聘活動、人才公寓等內容進行宣貫,圍繞產業鏈供需關系、要素保障以及人才服務方面進行對接交流。召開座談會后,營商辦第一時間聯合各部門對提出訴求的5家企業,逐一走訪答復,宣貫政策,獲得企業的認可和好評。

創新編制產業園區服務規范,圍繞園區公共類服務、政務類服務以及發展促進類三個維度,搭建“4+2+6”產業園區分級分類服務體系,滿足入園企業從設立進駐到生產運營,再到發展壯大的各環節需求。建立雙向管理評估機制,采用園區內部監督+外部監督的形式,約束園區運營管理方的管理服務行為。每季度對已交付的產業園區開展評估工作,走訪或線上滿意度調研238家企業,準確收集園區服務問題,精準制定整改優化措施。

搭建“1+5+N”梯隊服務體系,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圍繞市場準入、生產運營、日常監管、市場退出四個階段,形成《企業服務清單1.0》54項具體事項,以清單形式讓企業一目了然。形成了“收集發現-研判交辦-限時辦結-跟蹤回訪-督導考核”問題訴求反饋處理閉環銷號體系,明確簡單訴求即時辦結、一般訴求3個工作日內辦結、復雜訴求“雙周動態清零”。公布不少于6種的線上線下營商環境領域訴求、問題反饋渠道。今年以來,收到訴求91項,辦結85項,持續推進6項。
未來,空港新城將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生態,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為高質量發展增動力、添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