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 ——省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聚焦大氣污染防治
環境就是民生,藍天事關幸福。
11月30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召開聯組會議,圍繞大氣污染防治“一法一條例”貫徹落實情況開展專題詢問。13位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和省人大代表圍繞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的焦點難點問題現場發問,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廳、省財政廳等省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隨著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斷深入和執法力度的不斷加大,如何協調好嚴格執法和加強指導服務的關系,防止執法工作簡單化和‘一刀切’?”詢問一開始,省人大代表崔安慶就向“領銜”應詢的副省長陳國強發問。
陳國強表示,我省大多數地方政府部門都能堅持依法行政,按照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能加強監管和執法,在微觀執法中避免簡單粗暴。“也不可否認,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在微觀執法的過程中,不能正確處理發展和保護的關系,對一些企業‘一刀切’。”陳國強坦言。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防止相關部門在整治過程中對一些‘散亂污’企業‘一刀切’。”陳國強說,要抓住治污這個核心,精準識別,對各市上報的不屬于“散亂污”企業的,及時予以剔除,避免擴大范圍。同時,依法依規,分類施策,屬于升級改造類的企業,按照規定進行整治后,要及時復工復產;屬于整合搬遷類的企業,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及時辦理有關手續;屬于關停類、取締類的企業,要堅決進行“兩斷三清”,防止“死灰復燃”。但是,對于違法違規企業,特別是經過整改還屢改屢犯的企業,要堅決整改到位。
開展“散亂污”企業專項整治,是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任務,也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我省‘散亂污’企業治理的進度如何?”王建領委員提問。
“省工信廳把‘散亂污’企業的整治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的一項重要措施。”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全省摸排“散亂污”企業3.2萬戶,目前整治了1.8萬多戶,其中,直接關閉取締1.29萬多戶、改造升級5000多戶、整合搬遷60多戶。今年,省工信廳和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發文,要求市縣工信和環保部門,對之前查出來的“散亂污”企業,進一步篩查。
減少燃煤消費總量,是國家對我省特別是關中地區打贏藍天保衛戰提出的硬性任務。喬軍委員的問題關注民生實事,他說:“今年全省特別是關中削減燃煤任務能否完成?煤改氣之后,今年冬季民生用氣能否得到保證?”
“今年任務基本能完成。”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省削減燃煤任務是500萬噸。截至10月底,規上企業削減342萬噸。截至11月25日,84.55萬戶完成煤改氣、煤改電。按一戶兩噸煤折算,可削減近170萬噸。“這樣的話,任務差不多就完成了。”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說,在氣源保障方面,民生用氣絕對保量保價。
當前正處于取暖季節,是重污染天氣高發頻發時期,也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時期。郭潤芝委員非常關心空氣質量問題,他詢問關中各市完成今年“省考”優良天數指標的難度在哪里。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既要充分考慮關中地區不利地形、氣候及擴散條件的制約,也要考慮產業結構、交通結構、能源結構調整都需要時間。“各個市縣、各個部門都在優化方案,把降低PM2.5濃度和減少重污染天數、贏得優良天數,作為每時、每刻的工作任務。我們既要有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心,也要有打好持久戰的準備和信心。”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
鐵腕治霾、科學治霾、協同治霾,推動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空氣質量不斷改善,努力增強三秦百姓的藍天幸福感,這是與會人員的共同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