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冬日午后,天朗氣清、陽光明媚,在空港新城陽光里小學的操場上,回蕩著孩子們歡快的笑聲,一場校園廣播體操比賽正在舉辦。
“在新學校上學特別好,不僅和同學們相處得好,老師也特別關心我,我現在可喜歡上學了!”坐在班級隊伍間,2020年9月入讀空港新城陽光里小學一年級的梁嘉恩正與身邊的小伙伴們一起玩笑。作為一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她早已熟悉了空港的新生活,話語間滿是對新學校的喜愛。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農村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近年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進入城市務工就業,而其子女的教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讓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享受到和當地孩子同等的優質教育,空港新城多措并舉,通過加快新校建設進程、科學劃片招生、規范入學程序、統籌協調安排等方式,讓更多和梁嘉恩一樣的孩子有學上、上好學。
優化審核制度 滿足入學需求
2020年8月19日,家住幸福里社區的丁宇(化名)來到空港新城教育衛體局求助。經了解,原來丁宇和妻子是從河南來空港新城工作,現在孩子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們卻不知該如何為孩子辦理入學,躑躅許久還錯過了學校的報名時間。
“雖然丁宇家都是河南戶籍,但他與妻子均居住、工作在空港,按照新城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四證’要求進行審核,通過后能統籌安排就近入學。”教育衛體局工作人員張創介紹。空港新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實施以居住證明為主要依據的“四證審核”制度,按照“提前摸底、公布學位、參考意愿、相對就近、統籌兜底”的原則安排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經查詢,離丁宇一家位置較近的幸福里小學學位已滿。張創立即為其聯系其他學校,并在丁宇暫時缺少一種證件的情況下,先為其子女辦理入學學位登記,當其將缺少的證件拍照補上后,及時安排學校發放了入學通知書。“孩子上學是每個家庭的大事,新城全力保障每一個孩子順利入學、讀書。”張創說,截至2020年年底,新城共保障50余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順利入學。
經過一番協調,孩子成功入學底張街道眭村小學,丁宇心上的一塊大石頭也終于落了地,“沒想到我們在外地給娃辦上學手續也能這么簡單,真是太感謝空港新城的教育政策和工作人員的幫助。”
優化教育服務 提供優質教育
空港新城通過深化教育改革、強化學位保障、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優質資源均衡等多項措施,全力推進教育發展落實落細,以優質均衡的教育資源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大幅提升空港教育環境公眾滿意度。

2017年以來,空港新城共新建學校(包含幼兒園)7所。截止2020年底,新城共有學校34所,其中幼兒園16所,公辦小學14所,公辦初中3所,民辦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可提供學位11904個,其中學前段學位4038個,小學段學位5526個,初中段學位2340個,為空港學子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同時,新城通過因編設崗、公開競聘、優績優酬的教師招錄原則,打造了一支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學校在保障孩子教育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對他們的心理關照。”空港新城陽光里小學副校長陳阿莉表示。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憑父母居住證明、務工證明、戶籍證明和流出證明在學校報名,入學后享受與新城本地學生完全平等的教育和保障。

2020年9月,陽光里小學正式建成投用,招收了500余名新生,其中包含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24人,學校通過創新開展家校協同教育培訓,積極強化學校對家庭教育工作指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老師會更加注重與孩子家長的溝通,將教育理念滲透到孩子、家長的思維中,形成孩子、家長、老師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保障孩子在健康有益的環境中慢慢成長。”陳阿莉介紹道。
未來,空港新城將持續推動教育建設,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全面落實教育均衡發展,讓全體孩子有書讀、讀好書,享受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