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7月15日,空港新城綜合社會福利中心開業儀式在新城幸福里社區舉行。作為西咸新區首家“公建民營”的綜合型社會福利機構,空港新城綜合社會福利中心旨在確保轄區困難群眾得到高質量救助,為破解農村養老難提供空港方案。


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郭惠敏,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藺全鎖,西安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孔宏,西咸新區人社民政局局長宋亞森等出席了開業儀式。空港新城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胡新建出席儀式并致辭。
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完善
開業儀式上,空港新城向給綜合社會福利中心捐贈物資的單位頒發了愛心捐贈牌匾,為空港新城為老服務志愿隊授旗,對群眾宣傳了相關政策。此外,社會慈善組織還為有聽力障礙的人群發放了助聽器。


空港新城綜合社會福利中心是西咸新區第一家集特困供養、流浪乞討人群救助、孤殘兒童救助、殘疾人托養、社會老人代養、康復理療、醫養結合為一體的普惠性、照護型的綜合型社會福利機構。總投資5000多萬元、建筑面積約6400平方米、設計床位280張。
該中心采用“公建民營”運營模式,由西安市閻良區德瑞養老院負責運營。它的落成,標志著空港新城在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推進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已基本完善。
據悉,空港新城目前60周歲以上老人有1.85萬人,老齡化率17.6%。空港新城已建成1個綜合福利中心,2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農村互助幸福院17家。空港新城將堅持“城鄉統籌、全民覆蓋,節約集約、整合資源,剛彈結合、規模適度,因地制宜、人性規劃”四項原則,積極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多措并舉促養老服務發展
“這里住得好、吃得好,啥都好。”62歲的王孫朝是太平鎮西寨村人,他作為空港新城集中供養的五保戶,入住了空港新城綜合社會福利中心。和他一起到綜合社會福利中心還有6名五保戶,他們或多或少都有智力殘疾、無自理能力,且無兒無女、沒有收入,由空港新城統一安置到福利中心進行集中供養。據悉,除提前入住的7名五保戶,近期空港新城通過“地毯式”摸排,健全入住供養服務機構綠色通道,還將有多名有集中供養意愿的分散供養五保戶,入住綜合社會福利中心。
與王孫朝不同,家住太平鎮孫家堡村的康維宏屬于空港新城分散供養人員,由于需要照顧80多歲的母親,他婉拒了空港新城人社民政局讓其集中供養至綜合社會福利中心的邀請,“等送走母親,我愿意去綜合社會福利中心。”康維宏今年61歲,有肢體殘疾,他是今年4月空港新城人社民政局通過“地毯式”摸排,主動發現的五保戶。
空港新城人社民政局工作人員韓娜介紹,目前對于五保戶的救助,采取分散供養和集中供養兩種模式,集中供養目前可以在綜合社會福利中心進行安置,“對于分散供養的五保戶,我們會集中摸排,在充分尊重救助對象個人意愿的前提下,告知其可以集中供養的政策,確保轄區困難群眾得到高質量救助。”
將實現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
下一步,在西咸新區的支持下,空港新城將對失能半失能老人進行精準甄別,為有需要老人提供居家環境衛生清潔、老人個人衛生清潔、心理慰藉、健康康復等四大方面33項服務內容;開展“美味到家,溫情常在”的送餐服務,為空巢失能半失能生活困難老人提供送餐服務;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空港新城通過對老年人家庭的衛生間等場所作調整或改造,緩解老年人因生理機能變化導致的生活不適應。

到今年底,空港新城將實現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同時補齊農村養老服務設施短板,加大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力度,爭取到2023年對未列入城市規劃區的村,確保一村一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針對留守、失獨家庭、孤寡老人中的失能、半失能對象開展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為其提供助餐、助浴、精神慰藉等服務。
出席儀式的還有省市相關部門和單位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