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空港新城上下積極行動,扎實學習,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為此,空港官方微信公眾號開設“和我一起誦經典”專欄,激勵新城廣大黨員干部切實提高政治素養和思想理論水平,真正做到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
今天為大家分享由城發集團綜合管理部部長趙美榮帶來的第八期作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不論經濟發展到什么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政策措施向實體經濟傾斜、工作力量向實體經濟加強,形成具有持續競爭力和支撐力的工業體系,推動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制造業并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軍民融合發展的結構新格局。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強化金融服務功能,全面提高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效率和水平。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制造業。要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傳統制造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廣先進適用技術,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確保極端情景下國民經濟循環暢通,必須切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做到不僅能生存、還要有發展。要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增強產業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優化生產力布局,推動重點產業在國內外有序轉移,支持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促進內外產業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