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8月22日,由《小康》雜志社主辦,清華大學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提供學術支持的“2020中國社會治理與全面小康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次研討會旨在挖掘各地創新社會治理先進典型,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總結社會治理的典型創新做法和先進經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小康》雜志社社長舒富民在致辭中表示,在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城鄉二元結構也在逐步改變。超大城市、城市群、灣區的不斷崛起,改變了傳統城鎮分布格局,也顛覆城鎮的傳統概念。在這種態勢下,市、縣區域視角具有更加豐富的意義。積極探討市、縣區域社會治理的新突破,著力打造市、縣區域社會治理共同體,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落實到縣域社會治理的每一個環節,既是此次研討會“頭腦風暴”的主題內容,也是未來持續關注的方向。
清華大學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嚴飛在致辭中指出,在社會治理現代化時代,不同地區都在依托自身固有要素稟賦和資源優勢,不斷完善和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落地。通過調研發現,不同地區呈現出優治、善治、德治、美治等不同側面,一些地區特別強調重視家風建設,一些地區強調全域經濟打造,還有一些地區更加強調民族團結。
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小康》雜志社聯合清華大學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成立的課題組,走訪了全國多個縣市區,總結出“荔波創新421社會治理,擦亮地球綠寶石”“順德創建高質量社會治理的共生態”等多個基層社會治理典型案例,這些案例的總結,為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提供了典型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