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著重指出:堅持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獨特優勢,豐富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制度化實踐。把協商民主放到了國家治理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位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作為“中國之治”的一個制度密碼,本質上是實現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重要方式,是實現人民民主價值追求的特有形式,重點要解決的是“依靠誰、為了誰、我是誰”的問題。
進入偉大的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須在黨的領導與人民民主之間,構建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完善落實機制,豐富制度化實踐,開創一種恒久的協商民主中國范式。這,也正是“中國之治”成功的看家本領之所在。
構建“共同體”,增強國家實力。國家是一個政治共同體,人民是這個政治共同體的主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處于歷史的交匯點。面對著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只要我們把協商民主獨特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構建好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世界的“共同體”,將“一帶一路”“三區三州”等各種事情干出人民滿意的成效,就必能以協商政治的軟實力,促進國家包括經濟硬實力在內的綜合實力的增強,實現共贏共享的中國方案。
人民為中心,提升治理能力。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與人民群眾心連心,這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治理者,關鍵是要靠“自理”,即自我管理。要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就必須還權于民,拓寬群眾參與民主的渠道,讓人民群眾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
百事順民心,匯集民智民力。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要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虛心拜人民群眾為師,把贏得民心民意、匯集民智民力作為著力點,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讓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協商民主就在眼前、就在身邊。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做出了表率,正如他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所說,“我無論多忙,都要抽時間到鄉親們中走一走看一看。大家跟我說了很多心里話,我一直記在心上。”在正定工作三年多的時間,他平易近人,善于與普通群眾交朋友,把非黨人士視為知己,和老農談、和干部談,與干部群眾打成一片,展示了他協商為民的作風和情懷。
合作才能贏,激活發展動力。人為發展之本,發展以人為本,合理協調人、自然與社會關系,是協商民主的一項基本任務。以協商凝心聚力,以共識推進發展,其核心是通過協商民主調整利益關系,激發共同合作發展的內生動力。
群眾是英雄,催生基層活力。協商民主頂層設計、基層推動,正在成為我國一種新的社會政治生活方式。要充分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將自主性、創造性和參與性有機統一起來。針對一些具體如征地拆遷、危房改造、江河治理、村務公開等敏感事務,積極探索基層黨建引領,通過搭建“理事會、議事廳”等平臺,倡導多元利益主體參與,開展專事專議。要相信群眾自有協商解決的辦法,處理好城鄉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社會公益事業等。協商結果以市民公約、村規民約、會議決議等形式確定下來,公之于眾,便于執行和監督。
商量著辦事,減少社會阻力。協商民主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與人民民主有機結合,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要充分利用協商民主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功能,在多樣性群體訴求面前強調總目標的一致性,設身處地為群眾多想想、多做做,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治理中的阻力。在化解一些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各種矛盾糾紛時,要按照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要求,凡事站在群眾的立場,遇事多商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盡量滿足合理訴求。
建言聚共識,推進雙向發力。人民政協是黨領導的專門協商機構,發揮好這一機構的獨特優勢,推動協商民主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進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是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方位新使命。圍繞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熱點難點,針對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建立協商對話機制,開展廣泛的民主協商,以雙向發力實現同心同向、同頻共振,這是展現中國政治活動的重要內容。全國政協的特色協商品牌——雙周協商座談會,主題涵蓋諸多熱點話題,已經成為執政黨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凝聚共識、共商國是的重要載體和紐帶,值得向基層推廣和延伸。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運用協商這一制度密碼,不斷匯集發展動力;“道并行而不相悖”,堅持民主這一看家本領,高度統一復興目標。矢志不移,守正創新,在偉大的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將永遠具有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