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全省廣大干部群眾:
“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傳統節日清明節即將到來,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生態環境、培育文明新風,不斷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省委文明辦、省民政廳倡議如下。
文明祭掃。大力倡導文明低碳祭掃方式,通過舉辦家庭追思會、撰寫緬懷文章、代理祭掃、踏青遙祭、重溫家訓等文明祭祀方式,懷念逝者、寄托哀思,變實地實物祭掃為注重精神傳承,推動中華民族追憶故人的傳統情感與現代文明的表達方式深度融合。
節儉祭掃。祭而豐不如養之厚。廣泛開展“無煙陵園”“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時空信箱”等主題活動,倡導節儉辦喪,反對鋪張浪費,抵制庸俗愚昧的祭掃陋習和封建迷信活動,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綠色祭掃。思親莫讓煙塵擾,鮮花一束慰先人。倡導采用綠色環保的方式祭奠,在緬懷與追思中增強對自然的尊重和對生活的熱愛。自覺遵守煙花爆竹禁燃禁放有關規定,不在小區、樹林、綠化帶、草坪等地燒紙錢、撒冥幣,讓傳統節日回歸清凈與文明。
安全祭掃。選擇實地祭掃時,盡可能降低祭掃人流密度,減少祭掃現場人員聚集,佩戴口罩、掃碼測溫,做好個人防護。按照引導路線進出,車輛有序停放,自覺維護公共秩序。嚴格遵守防火和消防安全等規定,嚴防火災事故發生,確保安全祭掃、安全過節。
黨員帶頭。全面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要求,發揮廣大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帶頭轉變觀念,推動移風易俗,用實際行動引領身邊群眾參與文明祭掃志愿服務活動,形成殯葬改革良好局面,共建文明和諧的美好家園。
道德豐潤著三秦大地,文明滋養著陜西百姓。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爭做文明祭掃的示范者、革除陋習的先行者、移風易俗的推進者、優秀文化的傳承者、中華美德的踐行者,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中共陜西省文明辦
陜西省民政廳
2021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