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涉密網絡保密技術防護要求
總體原則
“控制源頭、加強檢查、明確責任、落實制度"和“涉密不上網,上網不涉密" 。
隔離原則
接入涉密網的計算機必須與非涉密計算機系統實行物理隔離。
專業原則
配備專業的網絡管理人員,負責對涉密網絡的統一管理和維護,并對網絡運行 情況進行定期的監督檢查,同時接受相關公安、保密等主管部門的指導和要求。
專人原則
涉密計算機應明確使用管理責任人,統一采購、登記、標識、配備信息設備。
嚴控輸入
涉密網絡使用移動存儲介質前,應先檢查移動存儲介質是否存在病毒、木馬及其他惡意軟件。
嚴控輸出
嚴格控制信息輸出,規范文件打印等行為。有關責任人應當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
涉密網絡使用要求
1.組織對網絡使用人員進行涉密網絡保密知識和技能培訓。
2.組織涉密網絡使用人員、管理人員簽訂保密承諾書。
3.統一采購、登記、標識、配備信息設備,嚴格使用、維修、報廢、銷毀等環節的保密管理。
4.依據崗位職責和涉密程度,按照最高密級防護和最小授權管理原則,控制國家秘密信息的知悉范圍。
5.嚴格規范文件打印、存儲介質使用等行為,嚴格信息輸出、管控。
6.定期對用戶登錄、訪問、下載等操作的審計日志進行綜合分析,及時發現違規或異常行為,并采取相應處置措施。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上的數據復制到涉密網絡,應采取病毒查殺、單向導入等防護措施。
7.指定內部人員擔任系統管理員、安全保密管理員、安全審計員,分別負責系統運行維護、安全保密管理和安全審計工作,并實行持證上崗。
8.配合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密網絡所涉及的場所、環境進行異常電磁信號檢測,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9.涉密信息系統建設和運行維護采用外包服務的,應當選擇具有相應涉密信息系統集成資質的單位,簽訂保密協議,嚴格保密管理措施。
涉密網絡“三員”基本職責
網絡管理員
涉密網絡應指定內部人員擔任系統管理員、安全保密管理員、安全審計員。
系統管理員
主要負責涉密網絡的日常運行維護工作。
安全保密管理員
主要負責涉密網絡的日常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包括用戶賬號管理以及安全保密設備和系統所產生日志的審查分析。
安全審計員
主要負責對系統管理員、安全保密管理員的操作行為進行審計、跟蹤、分析和監督檢查,以及時發現違規行為,并定期向涉密網絡安全保密管理機構匯報相關情況。
涉密網絡使用嚴禁行為
1.不得擅自訪問、下載、存儲、傳輸知悉范圍以外的國家秘密。
2.不得擅自將信息設備接人涉密網絡。
3.不得擅自掃描或者檢測涉密網絡的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密設施設備以及應用系統等。
4.不得將涉密信息設備接入非涉密網絡。
5.不得在未采取符合保密要求的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網絡與非涉密網絡之間進行信息交換。
6.不得擅自安裝軟件程序或者卸載、修改涉密網絡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
7.不得儲存、處理、傳輸高于網絡或者信息設備密級的信息。
8.不得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信息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