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良好生態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體現,是人民群眾的共有財富。”
近年來,空港新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圍繞“加快水系建設,開展全域綠化,強化污染防治,做優生態環境”的總體目標,堅持全區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常流、空氣常新的生態田園城市。
綠樹紅花相輝映,彰顯幸福生活的美好風光
空港新城先后編制完成環境保護規劃、生態景觀規劃和綠道體系規劃等多項生態環保規劃,增強科學指導,持續生態監測,全面推進新城可持續發展。
累計實施城市綠化項目68個,新增城市綠地面積510余萬平方米,并因地制宜在市政道路、城市綠化中推廣海綿城市210余萬平方米,初步構建了“兩環、一帶、五軸、多點”的城市綠地系統,不斷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擴大城市綠色空間。
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以及“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要求,空港新城建成公園綠地廣場16處,城市綠道21.09公里。打造了自貿大道、正平大街、宣平大街、周公大道、迎賓大道等一批綠化示范路,空港新城主干環網道路綠化全線貫通,營造出藍天與綠地相映的城市環境。全面綠化打造出“天然氧吧”,對吸附灰塵、減少噪音和有害氣體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9年,空港新城優良天數240天,同比增加23天;全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5.20,同比下降5.5%,PM2.5日均濃度指標均完成年度考核目標。
2020年一季度,空港新城優良天數44天,同比增加9天;綜合指數6.18,同比改善16.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14天,同比減少11天。空氣質量六項指標同比均下降且降幅明顯,其中:PM2.5平均濃度9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5.9%。
藍天共碧水,綠樹映紅花。
空港新城在轄區主要路段種植時令花卉、擺放立體花柱、增加墻面護欄掛花,累計擺放時令花卉28.5萬盆,種植大花月季、藤本月季2000余株。各類苗木錯落有致,景色宜人,在不同的季節裝扮出不同的色彩,打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色彩豐富、景色怡人的城市風景,有效提升城市形象。
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生態美麗鄉村
空港新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新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決策部署,結合新城實際,先后出臺了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管理辦法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無害化戶廁提升改造、公共廁所提升改造、生活垃圾分類、生活污水治理等一系列行動實施方案,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空港新城通過持續推進生態村莊、清潔村莊建設,完成3個街鎮23個村莊環境綜合整治,37處納污坑塘、1處黑臭水體治理。新建小型污水處理站6座,完成農村戶廁改造5987戶,公廁新改建31座,完成清潔能源替代21680戶,生態村莊初顯成效。
良好生態回饋著一方百姓。依托區位、產業、文化等農村特色資源和優勢,空港新城積極對標“五個美麗”和省市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標準,打造出極具關中特色的民俗村“大石頭村”,涇河岸邊杏花村“孫家堡村”“太平堡村”等典型。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清香襲人的鮮花、綠樹掩映的果園、規劃整齊的新居,煥發出一派勃勃生機……一幅幅新時代美麗鄉村畫卷,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開展水環境治理,建設安全生態水系
古老的涇河水在空港新城北部緩緩流淌,映襯著岸邊的萬畝杏林,顯出無限生機。涇河空港段總長13.8公里、灘涂面積10.5平方公里,全段零排污口,水質持續達到國家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
近年來,空港新城累計建成城市污水管線115.35公里,雨水管線130.7公里,新城北區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建成并試運行。
實施空港新城臨涇、太平堡及廟店河道治理工程,新修磨盤壩45座、河道整治2488米、連壩路2488米、護岸320米、進壩路748米及附屬工程等,累計完成投資3851萬元,大大提高了涇河行洪和防洪安全,保護了沿岸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實施2018-2019年度“五策治水”項目征集,征集系統、工程、生態、管理、社會項目152個,完成投資12.11億元,城鄉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空港新城將緊抓創新城市發展方式主線,高質量開展新城生態建設,打造天更藍、地更綠、城更美、居更佳的高品質宜居環境,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