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確保污染源普查質量,陜西省西安市強化四大措施,堅守污染源普查“生命線”。
“普查質量就是普查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這是污染源普查的‘生命線’。”陜西省西安市生態環境局普查辦工作人員趙劍峰介紹,為保證普查表填報、數據審核、專網錄入等重點環節的工作質量, 西安市制定了《污染源普查入戶調查數據質量控制方案》,落實五級審核制度,明確各級審核的重點和責任。
據了解,西安市污染源普查數據審核實行五級審核制度,即普查對象自審、普查員初審、普查指導員復審、縣級普查機構會審、市級普查機構聯審和抽查。普查對象是普查數據填報主體,對數據真實性負責;縣級普查機構是入戶調查的主體,對本轄區污染源普查數據審核工作負總責。同時,市、縣級普查機構成立普查數據審核小組,集中力量、明確分工、夯實責任,按照人工與企業現場復核相結合等方式,對普查所有報表各項數據的完整性、邏輯性和準確性進行審核,將審核責任覆蓋全過程。
西安市建立了普查數據聯評聯審機制,對全市普查數據采取分行業、分源類、分層次的方式,組織各區(縣)、開發區開展聯評聯審。在縣級普查機構審核的基礎上, 對國控、省控和市控重點企業的普查表進行集中會審,明確全市重點行業應填表格、指標和部分數據邏輯關系,組織有同類重點行業企業的區縣進行相互交流審核,確保同一行業普查數據統一、規范。
在審核污染源普查填報數據時,注重依據普查對象的工商證明、產品產量、原輔材料使用報表,治污設施運行記錄、財務證明、監測數據等各種資料對錄入的數據或填報數據進行完整性、邏輯性、規范性、合理性審核,確認普查對象污染環節無遺漏,并且填寫入戶調查數據質量控制清單。對發現問題需反饋普查對象修正錯誤的,要再次對填報信息進行審核確認并簽字。對清查階段納入名錄庫的純銷售、辦公等不應納入企業,入戶調查時關閉企業,仍要填寫基本信息等相關報表,并做好翔實佐證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確保入戶調查數量與定庫數量一致,不重不漏,提升報表填報完整性、規范性、合理性。
此外,西安市將普查數據與其相關領域的關聯數據信息進行一一比對核實。如與全市“四經普”數據、“三農普”數據、能源消費數據、大氣強化監督名錄、2017年至今的所有應急和信訪清單等進行比對,參照分析各行業類別的匯總數據,結合監測法、系數法和物料衡算法計算出的產生量、去除量和排放量數據,進行各類污染物數據的對比審核,查找存在問題,把牢普查數據合理性。同時,將普查核算數據與部門統計數據進行邏輯性比對,查找篩選出普查數據存在的數據極值和異常值,進一步進行核實、完善,及時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