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應知應會
一、環保督察工作應知應會
(一)什么叫環保督察?
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實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設立專職督察機構,對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以及有關中央企業等組織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第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從2015年底試點,到2018年完成并開展“回頭看”;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從2019年啟動,分6批完成了對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兩個國務院有關部門和6家中央企業的督察;第三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于2023年11月21日全面啟動。
省級督察方面,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于2016年10月開始試點,到2019年完成第一輪督察,并對延安、榆林、安康、咸陽、銅川5市開展了“回頭看”;2021年分兩批完成了對陜西全省12個市(區)的第二輪督察;2024年正全面開展第三輪省環保督察。
(二)第三輪省環保督察的開展時間及督察對象
根據《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辦法》,2024年分兩批對全省11個市(區)開展第三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第一批成立5個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于7月21日分別對寶雞、銅川、延安、榆林、漢中5個市開展為期1個月的督察進駐工作,并在8月11日對第一批查實的5個典型案例進行了集中公開通報。
10月31日,陜西省開啟了第二批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涉及西安、咸陽、渭南、商洛、安康五市。
(三)第三輪省環保督察的重點工作內容
本次督察堅持問題導向、嚴的基調,堅持精準、科學、依法,重點督察市、區(縣)兩級黨委、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工作推進情況,中央環保督察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等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落實五個方面內容。重點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指示批示以及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情況,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情況;重點檢查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規劃方案、政策制度、標準規范等落實情況;重點督察污染防治攻堅戰,特別是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和生態環境目標責任考核任務完成情況;重點督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立行立改情況。
(四)第三輪中央、省環保督察重點關注的幾大方面問題
城市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建筑垃圾違法傾倒處置方面、大氣污染治理方面、農村污水治理方面、督察整改方面、“散亂污”企業整治方面問題。
二、大氣污染防治應知應會
(一)《西安市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7年)》中五大治理工程、四大結構、四大專項行動和七項工作機制
(1)五大治理工程分別是散煤治理工程、集聚提升工程、車輛優化工程、揚塵治理工程、環保產業培育工程;
(2)四大結構調整分別是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城市供熱結構調整、產業發展結構調整、交通運輸結構調整;
(3)四大專項行動分別是工業企業深度治理行動、重污染天氣應對行動、夏季臭氧應對行動、面源綜合治理行動;
(4)七項工作機制分別是會商研判機制、指揮調度機制、下沉督導機制、獎懲考核機制、資金獎勵機制、政策調控機制、宣傳監督機制。
(二)空氣質量分指數(IAQI)及對應的污染物濃度限值
空氣質量分指數(IAQI)是指單項污染物的空氣質量指數,其對應污染物濃度限值如下:
| IAQI | 污染等級 | PM10 | PM2 | SO2 | NO2 | CO | O3 |
50 | 優 | 50 | 35 | 50 | 40 | 2 | 100 |
100 | 良 | 150 | 75 | 150 | 80 | 4 | 160 |
150 | 輕度污染 | 250 | 115 | 475 | 180 | 14 | 215 |
200 | 中度污染 | 350 | 150 | 800 | 280 | 24 | 265 |
300 | 重度污染 | 420 | 250 | 1600 | 565 | 36 | 800 |
500 | 嚴重污染 | 600 | 500 | 2620 | 940 | 60 | / |
注意:(1)PM10、PM2.5、SO2、NO2、CO為24小時均值,O3為8小時均值; (2)PM10、PM2.5、SO2、NO2、O3單位為微克/立方米(μg/m3),CO單位為毫克/立方米(mg/m3)。 | |||||||
(三)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等級及對應響應等級
按照重污染天氣的發展趨勢和嚴重性,共分為三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為黃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
(1)黃色預警:預測AQI>200持續24小時及以上,或AQI>150持續36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該預警等級對于啟動Ⅲ級響應。
(2)橙色預警:預測AQI>200持續36小時及以上,或AQI>150持續48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該預警等級對于啟動Ⅱ級響應。
(3)紅色預警:預測AQI>200持續48小時及以上且AQI>300持續24小時及以上。該預警等級對于啟動Ⅰ級響應。
(四)夏季臭氧防治
當近地面臭氧超過一定濃度時,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一定的危害,其形成的主要前體物是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臭氧污染管控應重點關注工業源、移動源和生活源等。目前臭氧污染管控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常態化管控、加嚴管控和應急管控。
(五)建筑工地的“六個百分百”和“七個到位”
六個百分百
(1)施工工地周邊100%圍擋;
(2)物料堆放100%覆蓋;
(3)出入車輛100%沖洗;
(4)施工現場地面100%硬化;
(5)拆遷工地100%濕法作業;
(6)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
七個到位
(1)出土工地和拆遷工地應做到施工圍擋到位;
(2)出入口道路混凝土路面硬化到位;
(3)基坑坡道硬化處理到位;
(4)全自動沖洗設備安裝和使用到位;
(5)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密閉到位;
(6)拆遷工地拆除過程中使用專業降塵設施濕法作業到位;
(7)拆遷工地暫不開挖的裸露地面和2日內不清運的拆遷垃圾覆蓋到位。
三、水污染防治應知應會
(一)水體水質等級劃分
水質等級是根據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劃分的,共分為五類,由好到壞分別是?I類、?II類、?III類、?IV類和?V類。此外,還有劣V類水質,即超過V類水質標準的水體。目前,涇河水質標準為?III類,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一般魚類保護區及游泳區。
(二)黑臭水體的治理
黑臭水體是指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和(或)散發令人不適氣味的水體統稱,目前主要分為城市黑臭水體和農村黑臭水體兩類。
黑臭水體的治理手段包括: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等。
四、固體廢物應知應會
(一)什么是固體廢物?
固體廢物是指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
(二)什么是危險廢物和有害垃圾?
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具有復雜性、滯后性、不可恢復性的環境污染特點。
有害垃圾指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廢棄物。常見的有害垃圾包括廢燈管、廢油漆、殺蟲劑、廢棄化妝品、過期藥品、廢電池、廢燈泡、廢水銀溫度計等,有害垃圾需按照特殊正確的方法安全處理。
(三)建筑垃圾的危害
建筑垃圾是指在工程中由于人為或者自然等原因產生的建筑廢料,包括廢渣土、棄土、淤泥以及棄料等。危害:(1)建筑垃圾隨意堆放易產生安全隱患;(2)建筑垃圾對水資源污染嚴重;(3)建筑垃圾對水資源污染嚴重;(4)建筑垃圾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質量。
五、“散亂污”企業整治應知應會
“散亂污”企業是指不符合產業政策、產業布局規劃,污染物排放不達標,以及土地、環保、工商、質監等手續不全的生產經營單位。該類企業一般具有規模小、工藝差、分布散、環境污染的特點。
治理“散亂污”企業的主要手段有:關停取締、限期搬遷、停產整治等。
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手續應知應會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通俗說就是分析建設項目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并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
環評報告分為: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在開工建設前取得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填報環評登記表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建成并投入生產運營前,登錄網上備案系統,在網上備案系統注冊真實信息,在線填報并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