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秦嶺的文化價值、生態價值如此重要,保護秦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陜西該如何保護秦嶺?記者采訪了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雙懷。
從山水文化講,秦嶺具有重要意義
王雙懷教授稱,廣義上講,秦嶺是指從甘肅東部到河南西部這樣一個東西向的山脈。這個山脈,在地理上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因而在歷史上,一直被認為是南北方的分界線。
“我國歷史上,秦嶺一帶從戰國以來一直都被認為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王雙懷教授說,由于秦嶺處在南北方的分界線上,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這里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鹮等“秦嶺四寶”,以及林麝、金錢豹、紅豆杉、獨葉草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我們現在把秦嶺稱作中國之肺,就是這個原因。其實,古人也認識到秦嶺里面有很多的動物和植物,所以,在古代,無論是歷史學家還是其他科學家,對秦嶺里面的動物植物也都有描述,顯示了文化的多樣性。
王雙懷教授介紹,秦嶺也是我國南北方的重要水源,尤其是關中地區的重要水源。古人說的八水繞長安,一些重要的河流,起碼有六條河,都是從秦嶺流出來的,所以說秦嶺是關中地區、是渭河的重要水源,也是黃河的重要水源。當今社會,我們西安的水源地也在秦嶺。所以,從動物植物的角度,從山文化講,秦嶺有重要意義,從水文化角度講,秦嶺也是有重要意義的。
秦嶺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一筆
王雙懷教授指出,秦嶺,特別是西安這一段在古代稱作終南山,是文人墨客活動的重要區域。歷史上有很多名人在終南山北麓一帶活動,留下了很多遺跡和遺物。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的宗教和其他文化遺存。
比如說終南山,既有道教的文化,像樓觀臺,也有佛教的文化--終南山里、山下有很多佛教寺院,當然也有儒學的一些文化遺存。這就顯示了秦嶺特別是終南山這一帶,文化內涵相當豐富。
無論是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還是祖詠的“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擬或是韓愈的“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還是李白的“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都在我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的一筆。“因而,我認為,終南山對陜西、對中國,秦嶺對陜西、對中國都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山脈。”王雙懷說。
王雙懷指出,現在,秦嶺遇到的自然環境的挑戰非常嚴峻,從發展大西安,發展關中、陜西乃至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講,秦嶺的自然資源需要保護,文化資源也需要保護。“我認為,保護秦嶺的歷史文化資源,同樣非常重要。當然,要保護歷史文化資源,首先要保護秦嶺的自然資源。所以不能夠破壞秦嶺,這是大家應該達成的共識。”王雙懷教授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