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4日發布,陜西省官方12月2日正式發布《秦嶺生態空間治理十大行動》,陜西省將通過野生動植物保護行動、生態空間修復行動、智庫建設行動等,嚴格保護秦嶺生態空間,建立保護有力、修復科學、管理有效的秦嶺生態空間治理體系。
秦嶺是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和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具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陜西秦嶺面積5.82萬平方公里,生態空間占90%,林地面積占85.20%,森林覆蓋率69.65%,自然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生態系統功能相對完整。
陜西省將編制《天然林保護專項規劃》,建立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編制《濕地保護專項規劃》,建立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制定封山育林、森林撫育、飛播造林等專項實施方案,鼓勵25度以下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優先開展秦嶺北麓直觀坡面、困難立地生態修復,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同時,陜西將實施野生動植物資源普查、專項調查,調整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植物名錄,建立野生植物資源檔案,加強秦嶺珍稀野生動植物和古樹名木群落保護。組織開展秦嶺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認定工作,確定棲息地名錄,在棲息地設置保護設施和標志,構建起“自然、多彩、連通”的生態廊道。
此外,在陜西省林業科學院加掛大秦嶺研究院牌子,組建大秦嶺研究創新團隊,共建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區的新型智庫。加快大熊貓國家公園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建設,改造提升繁育基地,新建救護放歸基地,籌建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依托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創建朱鹮國際研究創新高地。
陜西將按照秦嶺范圍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產業準入清單,嚴格審核審批,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夯實行政執法責任,加強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建立長效機制,持續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亂砍濫伐、亂采亂挖、亂捕亂獵、亂批亂占等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