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重巒疊嶂的秦嶺山中分布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生物。它們體型粗壯,似牛似羊,具有一對彎而扭曲的犄角,當地人稱它為“白羊”,而更多人稱其為“扭角羚”或“羚牛”。幼年羚牛的毛色為棕褐色,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變白,成年雄性羚牛的皮毛會在陽光下泛著金黃色的光,故又有人稱它為“金毛扭角羚”。在世界上,羚牛共有四個亞種,四川羚牛和秦嶺羚牛是中國特有種。關于羚牛的傳說和觀賞價值,早在《漢書》就有記載。由于獨特而稀有,秦嶺羚牛又有“秦嶺四寶”之一的美稱。

秦嶺羚牛在西安市小王澗國有生態林場廣泛分布,林場地處秦嶺中高山區,是羚牛的適生區,一年四季秦嶺羚牛反復馳騁在區內大溝大梁之上,時而登上秦嶺之巔,時而來到黑河飲水,它那倔強的性格和那滿身的豪氣,像一群劍客忠誠地守護著這一方綠水青山。
在海拔1500至29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針葉林和高山灌叢草甸均可發現其身影。每當寒冷的冬季結束,春季來臨之際,羚牛會結成大集群由高海拔向草木繁盛的低海拔地區遷移,尋覓著鮮嫩的枝葉。而對于啃食樹皮的習性,它們也可被稱為“破壞王”了。等到炎熱的夏天到來,羚牛喜愛舔食巖鹽來補充微量元素。雄性羚牛會通過激烈的角斗,獲得與雌性羚牛的交配權,從交配、孕育至哺育,直至寒冷逐漸降臨,它們又回歸高山,等待下一個草長鶯飛的季節。
近年來,西安市小王澗國有生態林場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大踏步向前邁進,區內動植物資源日趨豐富,尤其秦嶺羚牛種群隊伍發展較快。為加強對羚牛的保護與研究,近幾年來,林場先后在林區設置野外監測樣線6條、布設紅外感應相機34臺,取得了大量珍貴的資料,為今后更好地保護利用秦嶺羚牛資源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