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1月11日午飯時間,在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幸福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愛好秦腔的社區居民剛結束“唱腔”各自散去,整個二樓活動大廳漸漸安靜下來,只剩下劉旭曼一個人還在記錄社區居民信息。作為幸福里社區的網格員,她正在通過移動終端向后臺系統錄入信息,上午在自己負責的網格中,得到的服務信息和安防巡查結果必須及時完成向上匯報。
網格員入戶宣傳掃黑除惡
在空港新城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平安建設工作當中,社區網格員作為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深入到社區的各個角落,及時收集信息,宣傳動員,防患于未然。
“大媽,這是掃黑除惡的宣傳材料,如果有這方面的線索,隨時可以打我電話。”在幸福里社區居民李秀云家,劉旭曼介紹著掃黑除惡工作,鼓勵群眾踴躍揭發檢舉黑惡勢力。在網格員的工作中,除了服務居民生活,宣傳掃黑除惡、平安建設工作,及時化解鄰里糾紛,上報群眾訴求是他們的工作重心之一。
社區網格員擁有熟悉網格內人、地、物、事、組織等社會治安要素的優勢,充分發揮“小網格、大能量”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的宣傳排查作用,通過走訪、巡邏等方式,深入開展宣傳發動群眾、反映群眾舉報、摸排核查線索等工作。不僅與群眾進行了零距離溝通,提高了群眾對掃黑除惡工作的知曉率,還及時有效地把涉黑涉惡等問題的舉報方式和舉報內容傳播到了群眾身邊,使群眾能更好地行使自己的監督舉報權,依法保護自己。
“掃黑除惡政策好,俺們的日子越過越踏實嘍!”李秀云高興地說,通過網格員的大力宣傳,自己知道了什么是黑惡勢力,什么是社會亂象,而且隨著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推進,社會風氣也越來越好了。
四張安全防治網絡筑牢平安底線
今年以來,空港新城大力整合社會資源,廣泛動員社會力量,不斷加強群防群治隊伍建設,規范管理,健全完善群防群治體系,積極推動治安防范多元化,構建四張安全防治網絡。
群防群治網,空港新城緊緊依靠街鎮、村(社區)、企事業單位和廣大群眾,建立完善群防群治隊伍參與的巡邏機制,逐步形成了鄰里守望、互防聯動、協作共防、覆蓋全轄區的群防機制,目前,空港新城建立了5支隊伍為主力的群防群治隊伍,群防群治隊員823人。
網格巡防網,空港新城以內部單位為點,以沿街店面為線,以村(社區)為片,將轄區劃分成若干個網格,以派出所巡警為龍頭,以車巡為方式,織就嚴密的“網格巡防網”。
陣地控制網,空港新城建立了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重點場所的安全保衛機制,提高自防能力,織就嚴密的“陣地控制網”。
科技防控網,空港新城在居民小區、重點部位、重點單位、重點路段安裝電子監控、自動報警等設施,實現人防、物防、技防有效對接,織就嚴密的“科技防控網”。
目前,空港新城群防群治工作逐步法治化、規范化、社會化,社會面防控水平不斷提升,群防群治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完整閉環織就平安“天網”
477平方米、14.65平方米IED顯示屏、8個工作席位、24小時全天候值班、145個網格、160位網格員……一張功能全面、科技含量高的“天網”護佑著空港人的平安。
今年以來,利用這張“天網”空港新城發現類事項發現上報時間較之前提前2至3個工作日,宣傳引導類工作節省人力25%,老齡補貼和愛心券兌換發放等惠民代辦業務更加高效,“平安地圖”、“網上群眾路線”與“社會服務綜合網格化”有效融合,大氣治理、市容管理、治安治理、民政救濟、人口管理、建筑信息數據的實時分析更加全面準確,為適時調整工作重心,提供充分的依據。
截至目前,依托網格化系統,空港新城共上報事件10411件,其中,已辦結事件10328件,處理中事件83件,并鼓勵群眾下載網格化APP參與事件發現和治理,環保和市政設施類問題提前1個工作日發現,辦理效率提高60%,實現了“群眾不跑路,數據多跑路”,定制化服務精準快捷。
“我們將借助網格化管理,為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健全社會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探索有效路徑。”空港新城黨委政法工作部部長趙林虎介紹,未來空港新城將繼續把平安建設及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結合實際,將服務、監督、管理、黑惡排查、平安建設等職能向基層最末梢延伸,探索出一條“社會治理+網格化”融合互促的社會治理模式,實現基層政權更加鞏固、基層自治水平不斷提高、基層社會風氣持續好轉,基層治理經驗全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