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黨委、管委會各部門,各街鎮,各服務支撐機構,空港集團公司,城發公司:
《進一步加快高端人才聚集若干措施申報細則(試行)》經管委會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中共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管理委員會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6月28日
進一步加快高端人才聚集若干措施申報細則(試行)
為貫徹落實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管理委員會《進一步加快高端人才聚集若干措施》(陜空港發〔2019〕17號),根據《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產業獎補政策兌現實施細則》(陜空港發〔2020〕4號)要求,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一章 高端人才認定細則
一、核心管理、研發人才認定
認定條件一:2019年4月26日之后新引進或新培養,在企業(機構)中擔任高管職務,或在企業(機構)生產、研發崗位承擔重要工作,對企業(機構)經營管理、研發有突出貢獻的人才。該類人才所在企業(機構)為空港新城主導產業的,年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納稅總額500萬元(含)以上的,每家企業(機構)認定核心管理、研發人才5人,年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納稅總額每增加100萬元,增加核心管理、研發人才1人,每家企業(機構)最多不超過80人;所在企業(機構)為非主導產業的,年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納稅總額3000萬元(含)以上的,每家企業(機構)認定核心管理人才2人。
所需資料:(一)《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企業核心管理、研發人才認定表》(附件1);
(二)身份證件;
(三)全職就業人員提供勞動合同,創業人員提供企業營業執照及股東名冊;
(四)社保部門出具的3個月以上社保繳納證明或稅務部門出具的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人社民政局協調提供);
(五)最高學歷、學位證書(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人員提供);
(六)職業資格等級證書或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具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提供);
(七)新培養人才需由所在企業(機構)出具書面說明,并提供任職文件等佐證資料;
(八)申請人所在企業(機構)年度稅收完稅證明。
1.《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企業核心管理、研發人才認定表》(附件1);
2.身份證件;
3.原單位離職證明(新培養人才不需提供);
4.勞動合同(聘用)合同;
5.社保部門出具的3個月以上社保繳納證明或稅務部門出具的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人社民政局協調提供);
6.最高學歷證書(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人員提供);
7.最高學位證書(海外學位需提供教育部學歷學位認證書);
8.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具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提供);
9.人才層級認定所依據的直接證明材料。
(二)柔性引進人才需提供的材料
1.《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企業核心管理、研發人才認定表》(附件1);
2.身份證件;
3.服務協議或勞動合同(應有明確的工作任務或服務內容、薪酬待遇以及柔性引才的成果使用、歸屬和轉讓等內容);
4.最高學歷證書(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人員提供);
5.最高學位證書(具有學位的人員提供);
6.人才層級認定所依據的直接證明材料。
通過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創新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載體引進的,需提供市級以上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明文件資料;不是通過平臺載體引進的,需提供和空港新城用人單位共同技術攻關、項目合作、成果轉化等基本情況及發展計劃,經人才本人確認的支付勞務報酬的憑證,人才在空港新城服務期間的考勤材料或其它佐證材料。
(三)創業人才引進需提供資料
1.《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企業核心管理、研發人才認定表》(附件1);
2.身份證件;
3.營業執照;
4.企業近3個月稅收完稅證明;
5.最高學歷證書(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人員提供);
6.最高學位證書(具有學位的人員提供);
7.人才層級認定所依據的直接證明材料。
二、急需緊缺人才認定
(一)認定條件
2019年4月26日之后企業(機構)新引進或新培養的以下人才:
1.取得民航局相關執照的飛行員;
2.全國優秀教師、特級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知名學校管理團隊核心人才;
3.具備正高級職稱的國際、國內知名醫學專家、知名醫院管理團隊核心人才。
(二)認定所需資料
1.《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急需緊缺人才認定表》(附件2);
2.身份證件;
3.全職就業人員提供勞動合同,創業人員提供企業營業執照及股東名冊。外籍飛行員需提供企業(機構)與第三方公司簽訂的機組人員招聘服務協議,企業(機構)、第三方公司和飛行員簽訂的機組工作協議;
4.飛行員提供民航局頒發的航線運輸駕駛員執照(機長)或商用駕駛員執照(副駕);
5.全國優秀教師、特級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提供相關文件或證書,正高級職稱、知名醫學專家提供相關證書或文件,工作證明和業績材料;
6.社保部門出具的3個月以上社保繳納證明或稅務部門出具的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由人社民政局協調提供);
7.最高學歷、學位證書(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人員提供);
8.申請人所在企業(機構)年度稅收完稅證明。
三、高技能人才認定
(一)認定條件
2019年4月26日之后企業(機構)新引進或新培養的以下人才:
1.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省級、地市級(含西咸新區)和行業(部級)技能大獎、技術能手或工匠大師稱號獲得者;
2.持有國家高級技師、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
3.取得飛機維修相關執照的航空特業人員。
(二)認定所需資料
1.《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高技能人才認定表》(附件3);
2.身份證件;
3.最高學歷、學位證書(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人員提供);
4.全職就業人員提供勞動合同,創業人員提供出資企業營業執照及股東名冊;
5.社保部門出具的3個月以上社保繳納證明或稅務部門出具的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人社民政局協調提供);
6.技術能手、工匠大師等稱號批準文件或證書;技師、高級技師的批復文件及證書;民航局頒發的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美國FAA或歐洲EASA頒發的飛機維修類執照、中國民航局頒發的無損檢測人員技術資格證書;
7.申請人所在企業(機構)年度稅收完稅證明。
第二章 個人所得稅補貼申報
一、支持標準
企業(機構)引進與留用的高端人才,對年個人所得稅納稅額超過3萬元(含3萬元)的,按照個人所得稅空港新城留成部分給予全額補貼,每人每年最高9萬元;留成不足2萬元的,按照每人每年2萬元補貼,補貼期限3年(已享受過空港新城高端、特殊人才生活補貼的年限計算在內)。
二、申報條件
經認定并符合支持標準的高端人才。對按照企業兩稅情況認定的企業核心管理、研發人才,需根據所在企業(機構)上年度所得稅和增值稅總額核定申報人數。高端人才按照“就高不重復”原則享受各級人才獎勵和個人所得稅補貼,人才獎勵低于個人所得稅補貼金額的,按照個人所得稅補貼金額補足差額。
三、申報資料
(一)《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高端人才補貼申請表》(附件4);
(二)《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高端人才補貼匯總表》(附件5);
(三)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
(四)企業(機構)年納稅證明;
(五)飛行員需提供飛行記錄等在空港新城企業(機構)工作的資料,創業需提供企業經營情況資料。
第三章 購房補貼
一、支持標準
經認定的高端人才,年個人所得稅納稅額超過3萬元(含3萬元)的,在空港新城首次購買商品住宅的,可按購買合同價格的5%給予補貼,補貼金額最高10萬元,分5年發放,所購住房5年內不得轉讓。
二、申報條件
(一)經空港新城人才辦、人社民政局認定的高端人才;
(二)申請人年個人所得稅納稅額超過3萬元(含3萬元)的;
(三)申請人及家庭在空港新城域內首次購買商品住房。
三、申報資料
(一)申請購房補貼應向用人單位提供以下資料
1.《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高端人才購房補貼申請表》(附件6);
2.空港新城人才辦、人社民政局出具的高端人才認定材料;
3.申請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身份證、戶口本(戶籍證明),港澳臺同胞以及外籍人士提供護照或其它合法身份證明;
4.結婚證或婚姻證明;
5.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務(聘用)合同,屬創業人員的提供營業執照。
(二)用人單位應向受理單位提供以下資料
1.《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高端人才購房補貼申請》(附件6);
2.用人單位營業執照;
3.法人身份證;
4.委托辦理人身份證明;
5.補貼發放的開戶銀行信息。
四、補貼發放
已取得購房補貼資格的高端人才,在2019年4月26日之后首次購買空港新城商品住房并簽訂正式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由申請人會同用人單位與空港新城財政局、規劃住建局簽訂《空港新城高端人才安居購房補貼發放協議》,明確所購房源的具體信息、補貼發放形式及金額、上市交易限制、用人單位的協助管理責任等內容。補貼資金由空港新城財政局按年度核發,自《發放協議》簽訂時間的當季度末開始發放至用人單位賬戶,每年發放20%,5年內足額發放完畢。
五、注意事項
(一)享受購房補貼所購住房5年內(以購房合同網簽備案之日計算,以下同)禁止轉讓。
(二)所購住房未滿5年的,高端人才不能以買賣、贈與等方式處置補貼協議中所約定房屋,確因特殊原因需轉移所有權的,應由本人會同用人單位向規劃住建局提出申請,經規劃與住房城鄉建設局認定,按服務年限的比例退還購房補貼后,方可辦理該套住房所有權轉移手續。
(三)購房補貼僅面向高端人才在空港新城購買的首套住房發放。已享受購房補貼的人才可在空港新城通過購買、繼承等方式獲得其它房屋,但不再享受補貼資金。
第四章 人才公寓入住
一、支持標準
經認定的高端人才優先入住空港新城人才公寓。其中,符合西安市高層次人才標準的高端人才可免租金入住人才公寓。
二、申報條件
(一)經空港新城人才辦、人社民政局認定的高端人才;
(二)申請人及家庭成員在西咸新區范圍內無自有住房。自有住房包括商品住房、房改房(單位職工住房)、公有住房、拆遷安置房等實際擁有產權、使用權或福利性質的住房。
三、申報資料
(一)個人申請
1.《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租賃型保障房資格申請審核表》(附件7);
2.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驗原件);
3.婚姻狀況證明:已婚的,提供結婚證復印件(驗原件);未婚、離異未帶子女或喪偶未帶子女的視為單身,提供單身聲明;
4.申請人收入證明(工作單位出具);
5.申請人住房證明(工作單位出具);
6.申請人勞動合同復印件(驗原件);
7.相關學歷學位證書或行業認定的相關證明資料復印件(驗原件)。
(二)單位申請
1.《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租賃型保障房資格申請審核表》(附件7);
2.企業類: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驗原件);
非企業類:行政事業單位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驗原件);
社會團體:社團法人登記證書副本復印件(驗原件);
民辦非企業:民辦非企業登記證書副本復印件(驗原件);
其他單位:依法批準成立文件的復印件(驗原件);
3.單位入住人員身份證復印件(驗原件);
4.單位入住人員勞動合同復印件(驗原件);
5.單位入住人員學歷學位證書或行業認定的相關證明資料復印件(驗原件)。
第五章 飛行機長安家費補貼申報
一、支持標準
航空公司新引進和新培養的飛行機長,給予每人15萬元的安家費補貼,分5年發放。(已享受過西安市飛行員安家費的年限和金額包括在內)
二、申報條件
經高端人才認定的飛行機長。距退休年齡不足5年(含)的飛行機長不再申報安家費。安家費補貼申領期間,申報人離開空港新城,所在企業(機構)負責追回已發放安家費,并退回發放機關。
三、申報資料
(一)第一年申報所需資料
1.《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高端人才補貼申請表》(附件4);
2.申請人、企業(機構)、空港新城人社民政局簽署的《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飛行機長安家費補貼協議》(附件6);
3.社保部門出具的社保繳納證明或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
4.飛行記錄等在空港新城工作佐證資料;
5.企業(機構)稅收完稅證明;
6.管委會要求的其它資料。
(二)第二至五年申報所需資料
申報人為已享受過第一年安家費的飛行機長。
1.民航局頒發的航線運輸駕駛員執照(機長),外籍機長護照;
2.社保部門出具的社保繳納證明或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
3.飛行記錄等在空港新城企業(機構)工作的資料;
4.《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高端人才補貼申請表》(附件4);
5.管委會要求的其它資料。
第六章 高技能人才獎勵申報
一、支持標準
對新獲得國家、省(部)、地市級前六名獎項的優秀技能人才分別給予5萬元、4萬元、3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獲得國家、省(部)、地市級(含西咸新區)榮譽稱號的優秀技能人才分別給予3萬元、2萬元、1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二、申報條件
(一)經認定的高端人才;
(二)申報人參加比賽或獲得稱號需由組織部門、工會、團委、人社和行業主管部門組織或頒布;
(三)對于在同年度內獲得多次獎勵,按照“就高不重復”的原則,每人每年只享受一次獎勵,不得重復享受。
三、申報資料
(一)《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高端人才補貼申請表》(附件4);
(二)身份證件;
(三)獲獎證書及有關批準文件;
(四)申請企業(機構)納稅證明。
第七章 高技能人才培養獎勵申報
一、支持標準
對企業(機構)新引進和新培養的取得國家高級技師、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分別給予企業(機構)每人5000元、3000元的一次性補貼;企業(機構)新引進和新培養的取得飛機維修相關執照的人員,給予企業(機構)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補貼。
二、申報條件
經認定的高端人才,取得國家高級技師、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和取得民航局頒發的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美國FAA或歐洲EASA頒發的飛機維修類執照、中國民航局頒發的無損檢測人員技術資格證書的人員。
三、申報資料
(一)《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高端人才補貼申請表》(附件4);
(二)技師、高級技師的批復文件或相關執照、證書。
第八章 創新創業補貼申報
一、支持標準
符合西安市高層次人才條件,經認定的高端人才來空港新城創辦企業或開展成果產業化活動的,經評審,最高給予300萬元的一次性落地獎和300萬元的項目跟蹤獎補。
(一)一次性落地獎
1.高端人才在空港新城創辦企業的,經評審,按企業實收資本的30%,最高給予300萬元的一次性落地獎,分5年發放,第一年發放10%,第二年發放10%,第三年發放30%,第四年發放30%,第五年發放20%。
2.高端人才在空港新城開展成果產業化活動的,按轉化項目投入的20%,經評審,最高給予300萬元的一次性落地獎,分5年發放,第一年發放10%,第二年發放10%,第三年發放30%,第四年發放30%,第五年發放20%。
(二)項目跟蹤獎補
高端人才在空港新城創辦企業或從事核心成果轉化的實行項目跟蹤獎補。創辦的企業或依托實施成果轉化的企業在3年內實現年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總額首次超過500萬元的,獎勵50萬元;年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總額首次超過1000萬元的,獎勵100萬元;年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總額首次超過2000萬元的,獎勵200萬元;年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總額首次超過3000萬元及以上的,獎勵300萬元。
二、申報條件
(一)一次性落地獎
1.創辦企業的一次性落地獎
(1)申報企業要求在空港新城注冊滿一個年度(從支持資金到位之日起12個月)并按要求提供項目執行情況報告及專項審計報告等材料;
(2)高端人才在申報獎補的企業中權益占比不低于30%或人才本人實到資本不低于30萬元;對于注冊資本超過1億元的,人才在企業中的出資額(含技術入股金額)不低于1000萬元;
(3)高端人才創辦的企業其注冊資本不低于500萬元;申報獎補時企業實收資本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60%,開展項目研發或產業化投入不得低于實收資本的60%;
(4)企業主營業務技術先進,經營管理良好,持續經營,無違法違規行為。
2.開展成果產業化活動的一次性落地獎
(1)依托空港新城企業開展成果產業化實施一年以上;
(2)人才應與依托轉化企業就轉化的成果和提供的服務簽訂正式合同,明確人才在成果轉化中的收益;
(3)轉化項目投入不低于1000萬元;
(4)依托企業注冊資本不低于1000萬元;
(5)被轉化的科技成果產權清晰,責權利明確,企業轉化技術先進,依托企業經營管理良好,持續經營,無違法違規行為。
(二)項目跟蹤獎補
1.申報獎補的企業應在空港新城注冊一年以上且為獨立法人;
2.以創辦的企業申報獎補,高端人才應在申報獎補的企業中權益占比不低于30%或人才本人實到資本不低于30萬元;
3.以成果轉化依托的企業申報獎補,高端人才應與依托轉化企業就轉化成果和提供的服務簽訂正式合同,明確人才在成果轉化中的收益;
4.“在空港新城創業企業或實施成果轉化3年內”以企業注冊成立時間或簽訂成果轉化合同時間為基準界定;
5.申報獎補的企業應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經營管理良好,無違法違紀行為;
6.如企業在申報時同時滿足多個標準,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執行獎補。
三、申報資料
(一)一次性落地獎申報資料
1.創辦企業的一次性落地獎(第1年)
(1)一次性落地獎申請;
(2)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
(3)企業上年度審計報告;
(4)公司資質、專利等輔助性文件;
(5)專家評審意見(評審由空港新城組織并提出評審意見)。
2.創辦企業的一次性落地獎(第2年至第5年)
申報人才和企業須獲得上一年獎勵,并滿足各項條件。
(1)專項審計報告(審計項目需包含初次申報時的各項指標);
(2)社會保險參保繳費情況證明(人社民政局協調提供);
(3)項目執行情況報告及人才作用發揮情況報告;
(4)專家評審意見(評審由空港新城組織并提出評審意見);
3.開展成果產業化活動的一次性落地獎(第1年)
(1)一次性落地獎申請;
(2)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
(3)成果產業化實施報告;
(4)人才與依托轉化企業就轉化的成果和提供的服務簽訂的正式合同;
(5)企業上年度審計報告;
(6)公司資質、專利等輔助性文件。
(7)專家評審意見(評審由空港新城組織并提出評審意見)。
4.開展成果產業化活動的一次性落地獎(第2年至第5年)
(1)專項審計報告(審計項目需包含初次申報時的各項指標);
(2)項目執行情況報告及人才作用發揮情況報告;
(3)專家評審意見(評審由空港新城組織并提出評審意見)。
(二)項目跟蹤獎補申報
1.獎補申請;
2.成果產業化實施報告(以成果轉化依托的企業申報時提供);
3.企業上年度審計報告;
4.公司資質、專利等輔助性文件;
5.近三年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繳納證明;
6.專家評審意見(評審由空港新城組織并提出評審意見)。
第九章 其他
一、高端人才認定流程
(一)個人申請。申報人填寫認定表,并準備相關證明材料,向所在用人單位提出認定申請。
(二)單位審核并報審。企業(機構)負責對申請人各項條件進行審核,并加蓋公章,認定資料一式四份送人社民政局。
(三)受理及初審。人社民政局初審用人單位提交的申報資料。材料(原件)不完整、或材料真實性無法證明的不予受理。
(四)復審及核準。改創、教育衛體局等部門審核申報資料,并出具意見。改創局負責認定申請人所在企業(機構)是否屬于重點扶持產業,統計關系是否在新城等,教育衛體局負責急需緊缺人才中的教育和醫學人才的認定。認定結果提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進行討論和核準,提出候選人。
(五)公示。候選人經空港新城官方網站公示,公示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人選,由空港新城人才辦辦理認定手續。對引進的特殊人才,按照“一事一議”原則,由所在企業(機構)提出申請,參照以上流程認定。
(六)經認定的西安市高層次人才和西咸新區產業發展“百人工程”人才,直接認定為相應的空港新城高端人才,不占用核心管理、研發人才名額。
二、獎補申報流程
按照《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產業獎補政策兌現實施細則》(陜空港發〔2020〕4號)申報程序進行,由相關業務主管部門組織開展。
三、有關要求
(一)申報人員所在企業(機構)須在空港新城注冊滿一個年度,全職就業人員與所在企業(機構)簽訂3年(含)以上勞動合同,申報時仍在勞動合同期限內。
(二)申請獎補的企業(機構)應嚴格審核資料,對弄虛作假騙取資金的,將按照相關規定嚴格處理。
(三)除教育、醫療行業外,每家企業(機構)申請的個人所得稅、住房補貼等人才補貼不能超過年企業(機構)各項稅費的空港新城留成總額。
(四)高端人才認定工作由人才辦統籌管理,人社民政局組織實施,其他部門根據職能完成相關工作。高端人才類補貼兌現由各主管部門負責。
(五)經認定的人才由空港新城人才辦統一納入空港新城人才信息庫,實施動態管理服務。經認定的高端人才離開空港新城或不再與空港新城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企業應及時上報人社民政局,取消其已認定的人才身份,并終止其享受的相關優惠待遇。
四、本細則由空港新城人才辦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1.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企業核心管理、研發人才認定表
2.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急需緊缺人才認定表
3.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高技能人才認定表
4.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高端人才補貼申請表
5.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高端人才補貼匯總表
6.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高端人才購房補貼申請表
7.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人才公寓申請審核表
8.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飛行機長安家費補貼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