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群體,承載著時代的記憶;有一個日期,將國與家緊緊聯(lián)系。
1949年10月1日,一個偉大的東方國家在百廢待興中破繭新生。70年來風(fēng)雨兼程,70年來崢嶸歲月。偉大的中國人始終,昂首闊步、堅定執(zhí)著為實現(xiàn)“中國夢”不懈奮斗。
70年,在時間的長河中僅是彈指一揮,而在個體的成長歲月中卻承載了太多揮之不去的記憶,他們的人生記憶,正是新中國鮮活的歷史篇章。

家住空港花園社區(qū)的姚淑琴出生于1949年10月1日,是與祖國母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祖國同齡人”。從1949到2019,姚淑琴老人在70年的人生歲月中,與共和國一同經(jīng)歷了艱難困苦,一起見證了改革開放,一同走進了改革開放后的新時代。

“我有8個弟兄姊妹,我排行老七,下面還有個弟弟?!币κ缜倮先嘶貞浀?,建國初期物資短缺,衣服要自己織布染色,“縫三年,補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小孩衣服都是大人舊衣裳改的,大孩子穿完還要改改再給小的穿。一天三頓‘稀湯飯’是常事,就盼著每年春天能去地里拔些苜蓿之類的野菜吃。
從1968年結(jié)婚至今,姚淑琴和老伴度過了50年的金婚歲月。“我們倆這么多年沒紅過臉、吵過架。唯一一次驚心動魄的回憶是,淑琴第一次懷孕的時候難產(chǎn),當(dāng)時已經(jīng)是晚上8點了,村里面的接生婆來家看了但是也沒法子,我只能摸黑去敲當(dāng)時駐扎在我們村旁邊的雷達連連長的門,多虧他半夜派了一輛軍車才把我們送到咸陽的醫(yī)院。醫(yī)生說再晚來半個小時,不光孩子保不住,連大人都要搭進去。”姚淑琴的老伴眼眶微紅的回憶道,如今家門口就有社區(qū)醫(yī)院,老兩口還有合作醫(yī)療、高齡補貼和空港新城“五金保障”,看病再也不是難事,和以前真的天差地別——“這些年我們生活的越來越好,去年還去了北京看了故宮和天安門,是國家養(yǎng)活了我們老兩口”!

“我是唱著《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社會主義好》《我和我的祖國》這些歌長大的,上學(xué)時唱、升旗時唱、勞動時唱、帶孩子時唱,就連走路的時候也唱……這是我們那個時代的‘流行歌曲’,我聽了幾十年都沒聽膩?!?959年出生于太平鎮(zhèn)孫家村的康小榮今年60歲,正在幫兩個在外打拼的兒子照顧兩個孫女,雖然辛苦,但生活的有滋有味,一家人其樂融融。
一年又一年,康小榮生活的改變也側(cè)面印證了祖國的發(fā)展變化?!拔覀兩蠈W(xué)的時候最怕涇河漲水,每次去涇干中學(xué)的橋上連腿都在打顫,人暈暈乎乎的?,F(xiàn)在我孫女他們上學(xué)就在家門口,走兩步就到了,真的很方便!”參加過1978年第二屆高考的康小榮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意義,對教育發(fā)展格外關(guān)注。

“我兩個兒子一個在經(jīng)營刮平機和壓路機,另一個自己開了一家汽車維修的門面,現(xiàn)在生活都紅紅火火的!他們當(dāng)時找工作的時候我就給他們說了,咱們國家肯定會越來越富強,到時候家家戶戶都開上小汽車,你們做這一行業(yè)肯定紅火有生意!”康小榮感慨的說,轉(zhuǎn)眼間自己已經(jīng)是知天命的老人了,但祖國還正當(dāng)壯年,希望像《好日子》里面唱的那樣——“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趕上了盛世咱享太平”!

慶祝國慶七十年,
紅旗插滿神州間。
歌聲唱徹天空旋,
都是黨的好領(lǐng)導(dǎo)。
家家幸福和平年,
兄弟姊妹舞成團。
老外看后心驚動,
各國人民都贊頌。
和平要靠中國主人公!
這是太平鎮(zhèn)王里堡村村民江書啟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的詩歌?,F(xiàn)年50歲的他已經(jīng)在圓通工作了3年,妻子還經(jīng)營著一家80多平米的便民超市,出售新鮮蔬菜和百貨商品。
“我20歲從陜南丹鳳入贅太平鎮(zhèn)沒多久,就開始在各村騎著車子賣蔬菜。一輛自行車一桿秤,從凌晨4點到晚上六七點,一天要在外面跑十幾個村子。雖然辛苦但是攢了一些錢,后來又買了一輛農(nóng)用三輪車販菜,規(guī)模上來了,掙的錢也越來越多?!?江書啟回憶道。
1992年,鄧小平同志發(fā)表南方談話,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嶄新篇章。這陣充滿機遇與希望的春風(fēng)也吹到了太平鎮(zhèn)。“村上免費給我們提供了40平的地方讓我們開起了村上的第一家商店,后來又支持我們擴大到80平,還在商店后面搭起了兩個蔬菜大棚,我也不用再走街串巷的賣貨了,在家就能把錢掙了!”
“我這個生日是有著大福氣的日子,能和咱們國家同一天出生,我也是有大福氣的人,相信祖國肯定會越來越強大,中國人民肯定會越來越幸福!”

“我是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fēng)中長大的。”談到祖國的變化,杈楊村村民崔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小時候電視機上演得“樓上樓下”“電話”……都成為了現(xiàn)實;小時候全村人圍坐在一起看的12寸海燕黑白電視也變成了家家都有的彩色電視;他15歲才拍上的第一張照片現(xiàn)在人手一個智能手機可以天天拍照;從前只能玩泥巴、玻璃球、滾鐵環(huán)的單調(diào)童年早已被如今多姿多彩的各類文娛活動替代。
“幾十年來,村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時候,村里沒有電。沒有路,天晴一身灰、雨天一腳泥?,F(xiàn)在不光通村公路修好了,我們太平鎮(zhèn)還有了電商示范基地,可以在網(wǎng)上把我們鎮(zhèn)上的紅杏買到世界各地去!村民越來越富裕了,村里也越來越美了!”
崔橋前幾年剛買了新車跑運輸,大女兒在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xué)讀大一,還有兩個雙胞胎兒子乖巧可愛,一家7口日子越過越紅火。
“我一直感覺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能跟祖國同天生日。每到國慶這一天,大街小巷都懸掛著國旗,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歡樂的笑容,我感到特別幸福和自豪!”

用“國慶”命名是一個時代的鮮明印記,也是人民群眾對國家、對孩子充滿企盼的情感濃縮。出生于國慶日當(dāng)天的焦國慶,對于自己的名字十分自豪。在他的記憶中,每逢國慶節(jié),不僅學(xué)校會放假,家里還能吃上肉。一家人也能團聚在一起看著國慶典禮慶祝生日,感覺“沾了祖國的光”。
小時候的焦國慶還未完全了解爺爺為他起名“國慶”的期盼,但參加工作后,他更深刻理解了“國慶”二字的榮耀和責(zé)任。面對祖國日新月異的高速發(fā)展,焦國慶在感到驕傲自豪的同時,也激勵著自己不斷努力工作。
“沒有祖國的發(fā)展,就沒有現(xiàn)在的我。”焦國慶希望在工作崗位中更拼更努力,為祖國不懈奮斗?!爸挥袊覐姶罅耍鐣M步了,我們這個小家的幸福才能長長久久。祝福祖國國泰民安,繁榮富強!”

“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擁抱過就有了默契,你會愛上這里……”2008年8月8日,這是無數(shù)中國人銘刻在記憶中的日子,那一晚,13億人的夢想和期盼在北京成為現(xiàn)實。
“北京奧運會的時候我雖然只有9歲,但是跟著父母家人一起在電視上看奧運會的記憶依然歷歷在目。我最喜歡看乒乓球比賽,一到張怡寧比賽的時候我就守在電視機前,她奪冠的時候我比誰都高興!我還記得那一年乒乓球男單女單決賽都是我們中國隊的球員在一決高下,不管誰奪冠都是我們中國人,太自豪了!”
如今,劉國慶依然能夠完整的唱出《北京歡迎你》這首歌?!氨本g迎你,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有勇氣就會有奇跡……當(dāng)時大街小巷都回蕩著這段旋律,轉(zhuǎn)眼11年過去,馬上2022年北京冬奧會就要到了,希望到那時我們再名列金牌榜榜首!”

“我最愛看的電視劇就是重案六組,我的夢想就是長大后成為一名女刑警!”出生在2009年10月1日的郭可心現(xiàn)在就讀于空港花園小學(xué)四年級,夢想成為女警的她還對畫畫情有獨鐘,小小年紀(jì)便已經(jīng)完成了80多幅作品。
家里在大石頭村開辦民宿的郭可心一家每逢國慶都很繁忙,天南海北的游客選擇這里作為第一站了解陜西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懊磕陣鴳c都有好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住在我們家,特別熱鬧,特別開心!”
用“畫”說話,把對祖國的美好祝福都傾注在一幅畫中——是郭可心為祖國母親獻上的禮物。“這幅畫的名字叫做《年年有余》,希望祖國媽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