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5年7月3日,陜西省“2024年度法治人物”暨“2024年度法治事件”發布儀式舉行,西安市委政法委報送的“兩行動、兩措施”經過角逐,最終獲評“2024年度法治事件”。這既是對西安市政法機關統籌推進“兩行動、兩措施”、護航高質量發展的褒獎與肯定,更是鼓勵與鞭策。
法治是市場經濟行穩致遠的“定盤星”,是企業安心發展的“護身符”,更是城市核心競爭力的“硬內核”?!皟尚袆?、兩措施”作為護航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為市場主體注入規則底氣與公平動能,生動詮釋了“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2023年9月,西安市司法局召開動員部署會,明確將“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攻堅化解信訪問題專項行動”與“服務保障科技創新”“務實推進示范區建設”兩項措施作為全年重點任務,一場以法治之力護航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在古城西安全面展開。兩年來,全市司法行政系統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作用,從制度供給到執法革新,從服務升級到創新賦能,以“硬作風”下“實功夫”,用法治“軟實力”托起營商“硬環境”,交出有溫度、有力度的“法治答卷”。
創新賦能
從“傳統服務”到“智慧驅動”
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以前找合適的涉外律師不容易,現在‘一鍵’就能匹配專業團隊!”2025年5月,西安某外貿企業負責人通過“西安掌上12348”小程序,3分鐘內聯系到熟悉中亞法律的律師,解決了跨境合同糾紛。這一便利,源于西安市司法局打造的“智慧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兩年來,全市司法行政系統以“數字賦能”為抓手,推動法律服務從“線下跑腿”向“線上智辦”升級,同時聚焦知識產權、涉外法治等新興領域,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動能”。

公共法律服務“觸手可及”。從“線下窗口”到“線上指尖”,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服務”,從“解決問題”到“預防風險”,西安市通過三大平臺協同發力,織密了覆蓋城鄉、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建成“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全市1個市級中心、14個區縣中心、185個街鎮工作站全覆蓋;升級“12348”熱線,實現與12345市民熱線并網,7×24小時提供咨詢,2024年接聽量超20萬人次;推出“西安掌上12348”小程序,整合律師、公證、仲裁等9大類服務,3年訪問量超40萬次,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2023年10月,市司法局聯合市工商聯開展“云端普法進企業”直播活動,14名律師圍繞企業合規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等7大主題授課,1500余家企業、8萬人次在線觀看,陜西司法、西安政法等媒體同步轉播,被企業稱為“云端法律課堂”。

知識產權保護“全鏈護航”。2023年4月舉辦“知識產權保護實務論壇”,吸引250余家企業參與,9位專家圍繞“企業出海知識產權風險”“科技成果轉化”等主題授課,陜旅集團法務人員表示:“課程既有理論又有案例,為我們建立企業知識產權合規制度提供了操作指南”;編印《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匯編》《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流程指引》等資料,發放2萬余冊;聯合法院設立“一帶一路”涉外商事糾紛訴調對接中心,設立西安仲裁委員會知識產權仲裁院秦創原工作站、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室,打造“公證+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服務新模式。2024年4月,針對盧森堡某奢侈品公司訴西安商戶商標侵權案,經指派未央律師路延君、郭秦偉與蓮湖區人民法院迅速組成研判團隊,采用“法律分析+市場經濟分析”的方法,僅用時3天即促成高效調解,生動展現了西安司法行政系統落實“兩行動、兩措施”要求的實踐成效。

涉外法治“提質增效”。依托“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聚集涉外仲裁、商事調解、公證等優質資源,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一站式”服務,發放《中亞五國投資合作指南》《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投資合作指南》《涉外法律服務典型案例匯編》等資料2000余冊。2024年,累計為95家企業的171個法律問題提供“一對一”解決方案,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2025年2月,西安市司法局開展“新春送法、問需于企”活動,11個工作組走訪隆基綠能、法士特等16家涉外企業,針對“海外法律風險預防”“跨境投資合規”等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方案。某資源環保公司在中亞投資遇到法律障礙,“三個中心”提供法律查明、調解服務,成功化解糾紛,企業負責人感慨:“‘三個中心’是我們‘走出去’的‘法治后盾’。”
在千年古都西安,司法行政系統以“兩行動、兩措施”為抓手,圍繞制度筑基穩根基、執法革新提效能、服務升級解企憂、創新賦能添活力持續發力。
如今,“兩行動、兩措施”已從一份行動方案轉化為惠及企業的生動實踐。這場以法治為核心的攻堅行動,不僅助力企業在公平競爭中輕裝上陣、在糾紛化解時高效破題、在創新發展中安心前行,更讓“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成為西安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