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受疫情影響,不少乘坐航班的武漢籍旅客不得不在西安進行中轉,這讓空港新城和區內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防疫壓力驟增。
面對緊迫形勢,空港新城聯合機場駐場各單位成立了機場疫情聯合防控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全力以赴防控疫情。在指揮部下設的“一辦四組”中,外事協調組承擔著制定外事協調應急預案,協調省、市外辦、公安等部門,對接機場海關及機場協調中心核查各趟涉疫境內外航班外籍人員信息并處置涉外人員疫情相關問題,協助已被采取措施的外籍人員做好簽證延期等工作。
面對艱巨的工作任務,外事協調組全體干部主動擔當作為,在指揮部的統籌部署下,努力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用責任書寫擔當。
提速“綠色通道”
護航外籍復工人員快速進港
從1月27日起,西安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綜合協調處處長戴百飛受命擔任外事協調組組長,帶領全體黨員干部日夜奮戰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周到細致的服務為出入境外籍旅客排憂解難,提供便利和幫助。截至目前,外事協調組已成功解決了23起涉外事宜,受到西安市政協主席、西咸新區黨工委書記岳華峰的肯定。
2月23日12時30分,98名韓國籍三星半導體及配套企業復工人員搭乘韓亞航空OZ347號航班順利抵達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得到消息的戴百飛早早帶隊到機場一線等候,向入境的復工人員宣傳西安疫情防控政策、企業復工措施。

根據西安市疫情防治工作要求,所有外來和返回西安人員必須掃碼登錄“西安疫情防治網格化管理系統”填報個人信息,生成個人專用二維碼才能出站。但手機上的中文操作系統對外籍人員來說比較難操作,還有一些員工沒有中國手機無法進行操作。戴百飛帶領外事協調組工作人員一對一手把手幫助這些韓國籍員工進行掃碼登錄操作,為沒有手機的員工打印出站二維碼,并指導所有人員填寫《外籍旅客入境西安申報卡》,幫助他們順利出站。看著服務熱情細致的工作人員,這些韓國籍員工十分感動,“在這特殊的時期,沒想到你們的工作依然做的這么細,這么好!”

“我們不僅要為復工企業、人員打開‘綠色通道’,更要將其變為‘提速通道’,幫助來陜的外籍復工人員快速出港。在極力做好疫情防治工作的同時用優良的服務增強外籍人員對西安的信心,讓他們感受到西安的溫度。”戴百飛說道 。
繁忙的工作之余,戴百飛還利用簡短的休息時間,帶領組員們不斷加深理論學習,通過組織成立駐機場臨時黨支部,創新戰時黨建方式方法,開辟支部學習角,“見縫插針”的利用碎片時間開展黨課動員教育,幫助組員堅定信念、提升工作水平。
快速反應高效落實
人性化處置獲實效
外事協調組堅持以人為本,以國家利益、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為處置本次疫情引發的涉外突發事件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合理統籌各工作組進行值班分工,確保辦公室現場 24 小時值守及電話聯絡暢通,及時處理涉外疫情各類問題及事件,做好相關信息銜接及上報工作。同時,每天第一時間聯系機場海關及機場協調中心,了解當日境內外航班抵港外籍人員詳細信息及機上旅客疫情相關情況,最大限度地保障、維護境外人員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權益,避免或減少損失。

2月初,一架計劃由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出港的俄羅斯烏拉爾航空 U6764 航班(西安—葉卡捷琳堡),因拒絕非俄羅斯籍旅客乘機,導致該航班約 57 名非俄羅斯籍的外籍旅客滯留機場,其中涉及陜西師范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北大學等省內外高校學生以及教育公司、培訓學校等在陜工作的外籍人員。
據該航班工作人員提出,因我國疫情發展,按照本國規定,只允許俄羅斯國家航空(SU)由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四地承載非俄羅斯籍旅客回國,其他航空公司不允許承載非俄羅斯籍旅客抵達俄羅斯。

對此,戴百飛,空港新城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韓娜第一時間帶隊赴現場了解具體情況,安排翻譯人員與滯留旅客做好充分溝通,同時制定了 3個緊急處置方案:一是協調滯留旅客乘坐 U6764 航班抵達目的地;二是協調滯留旅客乘坐俄羅斯國家航空由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四地進行中轉,抵達目的地;三是協調滯留旅客學習、工作單位,協調其配合做好旅客情緒安撫及人員安頓工作。

方案上報指揮部獲得同意后,外事協調組迅速開展滯留旅客信息登記工作,聯系旅客所涉及高校及企業,安撫旅客情緒,溝通解決措施;與烏拉爾航空公司協調退票事宜,聯系銀行網點,保障烏拉爾航空公司辦理退票現金需求;迅速安排專人協助滯留旅客辦理西安中轉至國內其他城市團體客票,保障滯留旅客后續行程,人性化處理個別外籍人員的特殊需求,確保每位滯留旅客得到妥善安置。當天下午18 時許,57 名旅客全部得到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