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shù):次
口罩怎么選?
生活中常見的口罩有 3 種: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如:醫(yī)用外科口罩)、N95 防霾口罩。(下圖從左至右)

1. 普通棉布口罩:材質(zhì)可能為棉布、紗布、毛線、帆布及絨等,由于材質(zhì)本身不夠致密,無法起到預防感染目的。
2. 一次性口罩(如:醫(yī)用外科口罩) :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呼吸道感染,無法防霾。
3. N95 口罩:能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可以防霾。
有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表明,N95 防護口罩和醫(yī)用外科口罩在臨床環(huán)境中用于預防傳染性急性呼吸道感染作用無顯著差別。
也就是說,以自我防護、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為目的,佩戴后面兩種口罩(醫(yī)用外科口罩、防霾口罩)都可以。
它們主要的區(qū)別在于是否防霾,大家可以根據(jù)個人需要進行選擇。
接下來,我們會分別詳細介紹,這兩種口罩應該如何佩戴。
如何正確佩戴醫(yī)用外科口罩?
《世衛(wèi)組織關于衛(wèi)生保健中的預防和控制感染流行和大流行性急性呼吸道疾病的臨時指南》,給到了 4 個建議:
1. 用口罩仔細遮蓋口鼻并系牢,盡可能減少面部與口罩之間的空隙;
2. 在使用時避免觸摸口罩——在觸摸用過的口罩后,例如,要取下口罩時,用肥皂水或酒精潔手液洗手;
3. 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濕氣后,換上新的清潔并干燥的口罩;
4. 不要重復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應丟棄并在取下后立即處置。
以下為具體操作步驟。
第一步,分清正反及上下
口罩分正反面、上下面,正面顏色較深(朝外),反面顏色較淺,紅色圈出的地方是上面,內(nèi)有鼻夾金屬條。

第二步,洗手
戴口罩前需要洗手,因為口罩是相對無菌的,如果手比較臟就去觸摸口罩,會把手上的臟東西蹭到口罩上,口罩就白戴了。
第三步,戴上
確保口罩反面朝內(nèi),有金屬條的一端朝上,將兩端的繩子掛在耳朵上。
第四步,壓緊和拉伸
用雙手緊壓鼻梁兩側(cè)的金屬條,使口罩上端緊貼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皺,更好覆蓋鼻子、嘴巴。
正確的戴法可以避免氣體從鼻梁兩側(cè)出入,從而發(fā)揮口罩的過濾及換氣功能,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如何正確佩戴防霾口罩?
第一步,洗手后,面向口罩無鼻夾的一面,兩手各拉住一邊耳帶,使鼻夾位于口罩上方。
第二步,用口罩抵住下巴。
第三步,將耳帶拉至耳后,調(diào)整耳帶至感覺盡可能舒適。
第四步,將雙手手指置于金屬鼻夾中部,一邊向內(nèi)按壓一邊順著鼻夾向兩側(cè)移動指尖,直至將鼻夾完全按壓成鼻梁形狀為止。確保使用前檢查口罩與臉部的密合性。
第五步,檢查密合,良好的密合有助于達到口罩的預期防護作用。
口罩多久需要更換一次?
需要強調(diào)的是,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口罩,防護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換,最好每隔 2~4 小時更換一次。
使用時間過久會因為大顆粒物被阻隔在口罩表面或超細顆粒物阻塞口罩過濾材料空隙中,而引起過濾效率下降和呼吸阻力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