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5年西安市春季開學“法治第一課”普法直播在“石榴花”青少年法治文化創意中心開講。
旋轉魔方轉出未成年人保護法法條,VR設備讓模擬法庭秒變沉浸式劇場,法治副校長化身“網紅主播”開啟普法直播……
近年來,陜西省西安市嚴格落實“八五”普法規劃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通過制度創新為“根”、部門聯動為“脈”、課堂革新為“魂”、基地賦能為“翼”,構建起“預防—教育—保護”全鏈條法治教育體系,讓法律知識從課本走向生活,讓法治精神浸潤青少年心田。
制度機制有創新
“每月1次校園安全巡查、每學期4課時法治課、每年1次家校聯動走訪……”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法官、西安市東城第三小學法治副校長劉溪的工作手冊上,這組“履職清單”被用紅筆一一圈出。
2024年,西安市出臺《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管理實施細則》,首創“統一職責、選聘、管理、考評”四統一機制,建立全市法治副校長儲備庫,通過“學校評議+量化考核”確保履職“不走過場”。
今年,《陜西省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和《陜西省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工作規范》相繼頒布,為法治副校長履職提供了省級制度依據,推動形成“市級創新打基礎、省級規范促提升”的良性互動。
從“軟任務”到“硬指標”的轉變,背后是制度的剛性支撐。
近年來,西安市委、市政府堅持高水準規劃“八五”普法工作,并將青少年法治教育納入法治建設考核。圍繞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壓實普法“閉環鏈”,擰緊普法“責任鏈”,將青少年法治教育貫穿于日常執法、管理、服務的全流程與各領域,構建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社會“大普法”格局。
各部門立足職能,積極行動。公安部門同步制定《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工作要求和培訓辦法》,明確公安民警擔任法治副校長的“7項職責”“3類培訓”;檢察機關強化檢教協作、檢校合作,開展“檢教同行”法治副校長履職深化年活動;法院與教育局聯合建立未成年人權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發布制度;教育、司法行政系統建立法治副校長“崗前培訓+年度輪訓”機制,確保法治副校長“選得優、教得好、管得實”。
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學聘任法治副校長1768名,已實現法治副校長全覆蓋。
部門聯動有力度
青少年法治教育絕非“獨角戲”。
“西安市打破部門壁壘,構建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位一體’保護格局,各部門協同奏響普法‘交響樂’。”西安市司法局局長蘇國峰介紹,在這一格局下,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婦聯、團委等部門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良好氛圍。
“同學,收到陌生鏈接千萬不要點擊!”在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學,西安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民警余學軍正在作法治講座,向學生們傳授識別電信網絡詐騙套路以及應對校園欺凌和暴力的方法。
今年,全市公安系統開展“反詐宣傳進校園”活動820余場。針對校園周邊治安治理,全市設立“警校共治辦公室”等,構建起“日常宣傳+快速響應”的校園安全防護網。
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開展“法援護苗”行動,推出了“一群體一品牌”的“6+1+N”服務項目,持續打造“法援童行”品牌,在48所中小學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遴選100余名律師組成未成年人法援律師庫。
團市委積極推進“紅領巾法學院”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實現了全市“紅領巾法學院”品牌的全覆蓋。
網信部門聚焦網絡保護工作,舉辦了全市中小學生互聯網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吸引了60余萬名師生積極參與。
一系列扎實舉措收獲了豐碩成果。
2024年,全市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辦結率達95%,涉案未成年人滿意度測評均為“非常滿意”。
今年以來,市關工委開展普法講座320場,受眾學生超30萬人次,網信部門開展互聯網法律法規進學校宣傳普及活動120余場次。
“線上線下”提質效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出自哪部典籍?”2025年秋季開學“法治西安直播間”里,主持人拋出問題。
“出自《管子》。”一名學生立刻舉手回答。
這場由西安市委依法治市辦舉辦的開學“法治第一課”直播活動,邀請法治副校長化身主播,通過“線上+線下”“案例解析+互動問答”形式吸引超50萬人次觀看。
“青言青語”才能講好法治故事。全市大力加強新媒體普法,通過“法治西安”“西心He護”等新媒體平臺發布法治動漫、短視頻、情景劇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產品,讓法治知識變得“觸手可及”。
不僅如此,西安市還以“法治+實踐+文化”為核心,精心打造多元化教育基地矩陣,全市已建設多個特色鮮明的法治教育實踐基地。
西安市禁毒宣傳教育基地與全市15個區縣級禁毒宣傳教育基地形成宣傳矩陣,從毒品危害的震撼場景,到緝毒英雄的影像長廊,以虛實結合的沉浸式體驗,讓禁毒教育“看得見、摸得著、記于心”。
檢察機關打造11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其中,臨潼區人民檢察院基地成為全省首個設立在校園內的“沉浸式法治體驗館”,讓學生在闖關互動中學習法律知識。
目前,西安市已建成“紅領巾法學院”140所,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9個,法治教室51間,“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1個,青少年法治文化創意中心2個。
“未來,西安市將推進法治副校長實質化履職、教育基地數字化升級,完善法治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建立學生法治實踐檔案并納入綜合素質評價,持續深化‘法治+文化+實踐’融合,讓法治陽光照亮每一株‘青苗’的成長之路。”西安市委依法治市辦常務副主任、西安市司法局黨組書記趙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