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在渭南市公安局案管中心大屏上,當日全市執法數據實時跳動;
在安康市紫陽縣公安局,法制民警正與檢察官在駐點辦公區研討案件細節;
在西安市公安局浐灞國際港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辦案民警輕點觸摸屏,嫌疑人從入區登記到體檢、訊問全程留痕;
……
這是陜西法治公安建設最平實的日常。
截至2024年年底,陜西公安機關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全省建成131個縣級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實現縣域全覆蓋。數據背后,是一場從傳統到智能、從粗放到精細的執法變革。
“智慧心臟”:讓執法跑出加速度
“以前辦案子,真是‘跑斷腿’,協調難、耗時長,還怕出安全問題。”8月26日,渭南市公安局一位基層派出所辦案民警說,“現在有了‘智慧心臟’,一切都變得井井有條,我們民警能更專注于案件本身了。”
這種變化,源于渭南公安以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為引擎,精心打造的法治公安“智慧心臟”。
走進渭南市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滿滿的科技感撲面而來。全市13個辦案中心配備了入區體檢、遠程提訊、律師會見、速裁法庭等功能區,形成了“一站式”辦案鏈條。當刑事速裁機制啟動,從立案、拘留到起訴、審判,最短用時僅36小時,執法辦案效率實現了質的飛躍。
這種效率的提升源于合成作戰快速響應機制——警務基礎平臺與執法管理平臺數據互通,案件辦理軌跡全程可視。民警在辦案過程中,能夠快速獲取所需信息,及時調整辦案策略,大大縮短了辦案時間。
“執法監督不能等群眾上門,我們要讓監督跑在風險前面。”渭南市公安局法制支隊負責人堅定地說。為此,渭南公安推出了“碼上督”接報案系統,群眾只需掃碼報案,系統便會自動生成監督閉環。系統運行一年來,已解決群眾訴求410條,下發執法提示4期。在渭南,136個接報案室遍布城鄉,確保群眾報案“三個當場”落實,即當場受理、當場錄入、當場拿到回執,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執法的公正與高效。
“精細標尺”:為執法織密防護網
科技的力量不僅體現在辦案效率上,更滲透到執法監督的“毛細血管”中。在西安市公安局浐灞國際港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科技與規范的融合展現得淋漓盡致,每一個環節都經過精心打磨,確保執法工作萬無一失。
走進中心,遠程醫療檢查方艙格外醒目。“方艙解決了嫌疑人突發疾病的處置難題。”8月7日,公安浐灞分局法制大隊民警張東杰介紹,“我們引入‘互聯網+醫療’理念,同時配備專職看護隊伍,讓辦案民警能夠專注偵查主業。”這一創新舉措,不僅保障了嫌疑人的合法權益,也提高了辦案效率。
不僅如此,公安浐灞分局還建立了執法監督“133”機制,緊盯“警情、案件、場所、人員、財物、卷宗”六要素,在關鍵環節設置預警雷達。而“日結周清月通報”機制,則讓每一起警情處置、案件辦理都經得起數據檢驗與時間拷問。執法記錄儀實時回傳現場畫面,重大警情實現“指揮室直通街頭”,確保執法過程全程留痕、可追溯。數據顯示,2024年公安浐灞分局執法投訴率同比下降45%。
為推動行政案件“繁簡分流”,提高執法規范化質效,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公安浐灞分局以行政執法辦案全流程音視頻記錄,行政執法辦案全程無紙化記錄,行政執法辦案智能化、規范化、快速化為一體的行政簡案快辦系統,探索出一條行政案件快速辦理新路線。
“過去辦理一起行政案件至少需要4到5名民警,耗費近6個小時,自從有了快辦一體機,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公安浐灞分局民警說。
在行政案件快速辦理機制運行之初,公安浐灞分局破獲了一起賭博案件。4名違法行為人被民警帶至派出所快速辦案區,參照自訴筆錄模板自行書寫參與賭博的違法行為,直到案件辦結,整個流程只有2名民警參與,耗時不到2小時。這一創新模式,大大節省了警務資源,提高了辦案效率。
程序性事務耗時的縮減,是陜西公安機關深化科技賦能、推動智慧警務建設的生動縮影。過去需要多名警力協作完成的文書制作、信息采集等工作,現在只需“一鍵點擊”即可高效完成。
“金質名片”:深山里的法治堅守
秦巴山區層巒疊嶂,紫陽縣公安局用連續16年的堅守,將執法規范化打造成“金質名片”。今年5月,“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獎牌送到了這座山區小城,見證了一個縣級公安機關的不懈努力。
在紫陽縣公安局,一本80余項的執法規范手冊被民警稱為“辦案寶典”。從《人員失蹤類警情處置規范》入選全國公安機關優秀執法制度,到設置17個執法風險“監控點”,精細化標準覆蓋接警、處置、結案全流程。“制度不是掛在墻上的紙,而是刻在心里的尺。”紫陽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唐亮說。紫陽縣公安局連續5年實現行政訴訟“零”糾錯、“零”敗訴,案件評查優秀率保持在90%以上。
紫陽縣公安局想辦法破解執法難題,通過制定15個崗位標準、26項操作細則并推動落地,實現執法全流程規范管理。他們完善執法流程,建立警情分流等制度提升辦案質量;優化執法要素,在派出所設標準化接報警臺,落實“三個當場”提高效率;建成智能涉案財物管理中心和案卷管理系統,智能案管柜全覆蓋;整合執法音視頻資源,建設執法數據中心智能預警,實行辦案積分制,考核結果與獎懲晉升掛鉤。
“系統全程記錄留痕,倒逼我們每一步都必須規范操作,習慣成自然,執法素養無形中就提高了。而且,所有數據實時匯聚,也為后續的案件質量考評、執法問題分析提供了精準依據。”紫陽縣公安局麻柳派出所民警劉章慈說。
從傳統到智能,從粗放到精細,從分散到集中,陜西公安積極構建與“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相適應的執法規范化建設運行體系,以安全、規范、高效、智能的運行模式,推進執法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奮力開創新時代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