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是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要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關鍵節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稕Q議》集中了全黨的智慧,全面系統地總結了我們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特別是著重闡釋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充分彰顯了我們黨高度的歷史自覺和歷史自信。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凝聚和塑造力量。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鑄就力量基礎、思想基礎和政治基礎。
每到重要歷史時刻和重大歷史關頭,我們黨都要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從歷史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第三個歷史決議的通過,必將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產生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在我們黨的百年歷程中,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制定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制定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兩個歷史決議都是在重大歷史關頭作出的,都對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次全會通過的《決議》,是我們黨的歷史上第三個歷史決議,必將對推動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確立黨在新時代政治地位,開拓黨在新時代歷史貢獻,完成黨的偉大夢想與奮斗目標,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要做到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決不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就必須具備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責任擔當,保持清醒的歷史意識和精神能力,能夠自覺從黨的百年奮斗邏輯中把握黨的歷史方位、政治方位和工作方位,主動增強新時代黨的工作的全局性、政治性和自覺性。通過加強黨的思想能力、組織能力和政治能力建設,鞏固和捍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百年主題的政治地位、精神地位和實踐地位,形成和確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能力與領導力量。完成決定民族歷史進程的重大工作和重大任務,就必須確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就必須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就必須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只有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科學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才能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推動民族復興進程奠定堅實政治基礎和條件。
在新的征程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就需要堅持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形成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的安定團結政治局面,明確新時代黨的領導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現實任務與擔當作為,廓清新時代黨開展工作所要求的歷史方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條件。重大政治敘事必然要求宏闊政治基礎,開啟新時代偉大歷程,就必須面對新時代與黨的歷史的重大關系。黨的歷史決議不僅意味著一種很高的政治規格,更意味著調節和處理重大歷史關系的能力。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在全黨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大歷史關頭,通過《決議》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是在建黨百年歷史條件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是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全黨步調一致向前進的需要;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高全黨斗爭本領和應對風險挑戰能力、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斗的需要。
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已經走過一百年光輝歷程,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新民主主義革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根本社會條件。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促使中華民族歷史運動達到了新的高度、創造了新的價值、取得了新的成果,創造了幾千年封建中國進入現代世界歷史進程的成功典范。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領導中國社會進入現代世界歷史進程,不僅需要黨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精神增長,完成以毛澤東思想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而且需要黨領導人民創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能力,完成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先進民族精神能力和現代社會形態結構結合起來,正式完成了中國現代先進國家的締造,社會主義救中國,社會主義發展中國,自救自強的民族復興道路終于邁向新的歷程。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了鄧小平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國內外形勢十分復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這個時期,黨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黨領導人民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需要把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思想等方面從舊體制束縛中解放出來,更需要實現民族政治、經濟、社會、思想等方面能力的現代增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指引中國發展繁榮的正確道路,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了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為現代化強國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精神基礎、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有效培育了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實踐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決議》在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基礎上,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中度量黨的十八大以來各方面工作,對于全黨統一認識、建立共識、團結一致至關重要。
要充分認識這次全會的重要里程碑意義,學習領會好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寶貴經驗,意氣風發,拼搏進取,為在新時代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努力奮斗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必須從全會審議通過的《決議》內容出發,深刻把握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歷史意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正是這種百年奮斗形成的重大歷史優勢,才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了相應的物質基礎、精神基礎和制度基礎,中國才能在民族復興進程中完成鳳凰涅槃和歷史飛躍。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必須重視和實踐黨領導人民百年奮斗所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于斗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十個方面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并在新時代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必須自覺把握《決議》的精神實質與政治內涵。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我們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重大歷史關頭召開的重要會議,時點和議題非常宏大,注定該次會議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從歷史與政治高度把握會議精神,就要對民族復興進程中的各個歷史階段的任務與作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幾次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答的時代課題及其成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兩個確立”及其決定性意義、十八大以來十二個方面的歷史性成就與變革等重大政治進展保持高度清醒,堅持做到歷史自覺、理論自覺、政治自覺與實踐自覺的統一,努力實現歷史堅定、理論堅定、政治堅定和行動堅決的統一,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