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歷史上首次概括提出偉大建黨精神,明確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并將其視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
偉大建黨精神是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救亡圖存之道、把馬列主義建黨學說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在籌建與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過程中迸發出來的“精氣神”。偉大建黨精神本身就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歷史產物。盡管偉大建黨精神可以從四個層面、從不同角度去理解,但這32個字“同氣連枝”,既集中展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與實踐邏輯,也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元素,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元氣與志氣、底氣與義氣、血氣與勇氣、骨氣與正氣的有機統一。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本質與理論上的先進性,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元氣與志氣。從根本上看,中國共產黨所要追求與堅持的真理,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之真、救亡圖存大道之真;所要追求與堅守的理想,就是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之理想、近代中國人民與中華民族期盼的民族復興之理想。這是因為,早期共產黨人是在探索救亡圖存新路、借鑒俄國“十月革命”道路的過程中,“才找到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最好的真理,作為解放我們民族的最好的武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也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植根于中國人民與中華民族的使命擔當與政治上的先進性,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為國為民的政治底氣與義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尋求救亡圖存新路的必然產物,是“中華民族求獨立和億萬工農大眾求解放之必須”,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深深植根于近代中國歷史命運之中。正如毛澤東在《政治周報》創刊號中所言:“為什么要革命?為了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的幸福。”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充分體現了偉大建黨精神的人格化特征,充分彰顯了共產黨人的血氣與勇氣。在任何時候,革命道路從來都不會一帆風順。毛澤東曾經指出:“斗爭,失敗,再斗爭,再失敗,再斗爭,直至勝利”,這是人民革命與斗爭的基本邏輯。要革命、要斗爭,就必須“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就必須具有革命的血氣、勇氣與膽略。無論是各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還是中共一大的召開,都只能秘密進行;以李大釗等為主要代表的早期中國共產黨人,都是懷著“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英雄氣概,冒著被打壓、被逮捕、被殺頭的危險來宣傳馬克思主義與“十月革命”、進行革命斗爭、創建中國共產黨的。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理論與根本價值追求,充分彰顯了共產黨人的骨氣與正氣。忠于黨、忠于人民、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進的過程尤其是革命過程,可謂“浩浩蕩蕩、大浪淘沙”,“對黨忠誠、不負人民”乃檢驗黨員是否合格的第一標準或曰“關鍵標準”。在建黨初期,無論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倡議者、創建者還是其他早期共產黨員,凡是沒有堅持做到“忠于黨、忠于人民”的,都已被“大浪淘沙”;僅就中共一大召開時全國58名黨員來看,后來退黨、脫黨、被開除黨籍的就有24人。只有在“革命大浪”中不斷沖刷掉不合格者,才能使我們黨變得越來越堅定、越來越純潔、越來越團結有力。
從整體上看,偉大建黨精神集中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與革命精神,集中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品格與共產黨人的精神品格。從內容結構看,偉大建黨精神“同氣連枝”、相輔相成、渾然一體。其中,“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中國共產黨的安身立命之本、精神動力之源;“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中國共產黨安身立命之地、義不容辭的民族責任;“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勇往直前的革命斗志與奉獻精神;“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操守與價值追求。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概括提出偉大建黨精神,不僅具有強烈的歷史情懷與歷史意蘊,通過緬懷歷史、追根溯源、回望初心與使命,來深刻揭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歷史和人民為什么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原因,更具有強烈的現實情懷與問題意識,旨在用偉大建黨精神映照新時代,警示全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求全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新時代迸發出干事創業的“精氣神”與磅礴偉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