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深刻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重要論斷內涵豐富,意義深遠。既是以大歷史觀視野對黨百年奮斗主題主線的科學概括,更指明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與建立的不朽歷史功勛,還昭示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在新征程中要勿忘初心使命,發揚賡續偉大建黨精神,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
謀求民族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發展的基本主題。近代以來隨著列強入侵,山河破碎,生靈涂炭,中華文明急速衰落,民族苦難深重。謀求民族復興,使中華民族鳳凰涅槃,傲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是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與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理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要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與人民幸福。獨特的中華文明塑造了獨特的中華民族基因、文化傳統、精神特質,孕育了中華民族寶貴精神品格和崇高價值追求。實現民族復興,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是要在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的基礎上,實現國家富強,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人民共同富裕,創造中華文明新輝煌。
中國共產黨是歷史給出的“大考題”的全心全意的“答卷人”。鴉片戰爭以來,為了救亡圖存、謀求復興,無數仁人志士奮起抗爭,均以失敗告終。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在馬克思主義的引領下,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勇擔民族復興歷史大任的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自覺勇擔歷史使命是貫穿百年黨史的主線。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作為中華民族先鋒隊、中國人民先鋒隊、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必須也必然高度自覺,一以貫之地將謀求民族復興作為黨各個時期的目標任務。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基本國情基礎上實現民族復興,必須首先建立獨立自主的人民政權,為此黨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帶領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新紀元,為民族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新中國成立后,為了能夠在一窮二白的現實國力基礎上推進民族復興大業,必須確立根本制度基礎,為此黨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建立了社會主義新社會,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民族復興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與基本物質基礎。為了找到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黨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為民族復興提供了道路與體制保障及深厚的物質基礎。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中國共產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披荊斬棘、勇于奮斗,成功開辟偉大道路、創造偉大事業、鑄就偉大成就,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是民族復興偉業的主心骨。
為民族復興提供科學理論指導,找到正確道路。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圍繞不同歷史時期民族復興的時代課題與主要任務,創造性地發展黨的科學理論,先后形成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它們是民族復興的思想靈魂,在它們的指引下,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道路決定命運。百年來黨在謀求民族復興中,探索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道路。改革開放以來又逐步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四項基本原則為立國之本,以改革開放為強國之路,圍繞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一根本任務,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發展為總體布局,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目標,真正走出了現代化本質就是西方化的窠臼,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之路。
為民族復興凝聚與組織各方力量,始終發揮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作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并運用統一戰線這一重要法寶,根據不同時期民族復興面臨的時代課題與主要矛盾,先后形成了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新時代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匯聚起共襄民族復興偉業的最廣泛共識,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了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形成了海內外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黨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汲取人民智慧與力量,依靠人民創造復興偉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以協商民主化解分歧、凝聚共識,更好地代表和實現人民利益,最大程度調動人民創造民族復興偉業的積極性主動性。黨既是民族復興偉業的領導者、組織者,又是民族復興偉業的堅定捍衛者、推動者,始終發揮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作用。
為民族復興揚起自立自信自強的大旗,為中華民族增強精神獨立性提供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它們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黨帶領中國人民推進民族復興偉業的精神底氣,成為激勵人民不斷奪取民族復興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幾千年創造的中華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魅力。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極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與自豪感,有力促進了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進程。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當前中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新征程中民族復興壯麗史詩的擘畫,更加需要黨的堅強領導,需要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自覺擔當、接續奮斗。
以黨的全面領導掌舵民族復興發展航向。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最本質特征論”“最大優勢論”“根本命脈論”“利益命運論”,是對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根本作用的科學論斷。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牢民族復興正確航向,做好民族復興大跨越的“領航人”。為此,全黨上下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完善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民族復興偉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要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全面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黨在民族復興偉業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以人民為中心匯聚民族復興磅礴力量。中國人民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體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一百年來的民族復興歷程就是黨帶領人民奪取江山、掌舵江山、守護江山、建設江山的過程。新征程上更要堅定人民立場,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和完善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以百姓之心為心”,正確處理人民共同利益、不同群體特殊利益與民族復興偉業的關系;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調動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增進中華兒女大團結,匯聚起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以偉大斗爭開拓民族復興新局面。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民族復興將面臨更加復雜的外部環境。同時,國情正發生深刻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生態、農業、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領域的問題與短板突出。我們要統籌“兩個大局”,保持戰略定力,主動把握民族復興偉業中的新機遇,善于化解新危機、解決新挑戰,以偉大斗爭為中華民族復興大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打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