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黨百年奮斗的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我們今天所處的歷史方位。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總結回顧了黨領導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而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莊嚴宣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不可逆轉”深刻揭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阻擋的歷史必然性,也鮮明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坐標、時代特征和歷史地位。
歷史坐標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72年前,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勝利之際,毛澤東勉勵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這一步也值得驕傲,那是比較渺小的,更值得驕傲的還在后頭。”72年后,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從“第一步”到“不可逆轉”,縱覽復興之路的歷史時間軸,近代以來的期盼與追求、探索與積累,匯聚于新時代,成就于新時代。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復興,無數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不懈奮斗。在中國近代政治舞臺上,既有器物層面的變革,如洋務運動試圖“師夷長技以制夷”,又有制度層面的效仿,如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主張實行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但是都沒能真正找到實現民族復興的道路。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復興有了主心骨,在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從革命、建設、改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百年歷程是一個接續不斷、階梯式遞進、不斷向著民族復興勝利邁進的歷史過程。新民主主義革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是一個接續奮斗的歷史過程,是一項救國、興國、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完整事業。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勢不可擋。我們黨從來具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歷史方位感,在前進征程中總是堅持把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相結合,把戰略性目標與階段性目標相結合,清醒審視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把握歷史的參照系。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新的征程上,我們要深刻理解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何以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既要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也要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踏上新的趕考之路,充滿信心地創造新的更大輝煌。
時代特征
新時代既同以往的發展歷程一脈相承,又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的百年奮斗的主題。在這個主題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任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的歷史特點,具有獨具特色的時代屬性。新時代也具有鮮明的歷史特點、精神氣質和時代屬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總結概括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和時代特點。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用“五個是”,科學揭示了新時代歷史內涵。深入研讀這些重要論述,可以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既同以往的發展歷程一脈相承,又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第一,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出了時代呼喚。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大歷史性變化,對發展全局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彰顯出新時代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奏響了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主旋律。第二,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備了更加充分的歷史條件。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領導人民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第三,新時代具有區別于其他歷史時期所特有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和時代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基礎上,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路徑。第四,新時代應運而生的科學理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豐富內涵、內在邏輯和價值追求,深刻反映了民族復興的時代要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前進方向。第五,新時代的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會極大地改變中國,還會深刻地影響世界。這是新時代的重要特點,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標志。
歷史地位
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總結了黨領導人民創造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這“四個偉大成就”,分別對應百年黨史的四個重大歷史時期,特別是立足黨的百年歷史,從民族復興進程的視角,把新時代作為一個重要歷史時期來考察,這在黨史研究方面是一個重大理論創新,進一步凸顯了新時代的歷史地位。
在歷史研究和黨史研究領域,歷史時期的劃分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僅是學科建設中的基礎性問題,而且直接關系到對于各個歷史時期的認識和評價。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歷史問題時,不止一次涉及這個問題。2013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把社會主義五百年歷史分為六個時間段,進行了系統回顧和梳理,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淵源和發展進程。在論述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主要分為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論斷。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意味著”,深刻闡明了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
新時代的意義非同凡響,從黨史和國史研究的角度看,這一重大論斷為我們從更高層次、更寬視野審視和把握黨的歷史進程,提供了科學指南。從黨的歷史進程看,新時代是一個歷史界限明晰、具有科學依據和豐富內涵的時代。在時間范圍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還在向前發展,歷史的圖卷雖然還沒有完全展開,但是戰略安排和發展路徑十分明確。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黨的十九大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們黨在科學把握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關系全局的重大戰略判斷,體現了對歷史規律和歷史趨勢的深刻把握。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與黨的十九大精神一脈相承,把新時代作為一個重要歷史時期,置于寬廣的民族復興歷史長河中觀察,總結了新時代的偉大成就,彰顯了新時代的歷史特點,凸顯了新時代的歷史地位,這對我們更加深刻認識新時代、把握新時代、奮進新時代,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