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編者的話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精辟概括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鄭重宣示:“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圍繞偉大建黨精神相關深層次話題,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副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副主任何虎生。
偉大建黨精神是理解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力量的金鑰匙
遼寧日報: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首次提出并闡釋了“偉大建黨精神”,在這一時刻作出這樣一種論述,有何深意?
何虎生:其深意首先在于總結黨的百年奮斗歷史,揭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黨的一大到黨的十九大,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精神力量是其重要支撐,偉大建黨精神則是理解精神力量的金鑰匙。其次在于凝練黨的精神之源,把握中國共產黨的信念宗旨和鮮明特質。偉大建黨精神根源于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實踐,既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歷史起點,又是貫穿其中的核心紅線,因此成為中國共產黨信仰信念、價值宗旨和政治品格的最鮮明體現。再次在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增強奮進新征程的強大精神動力。回顧歷史是為了開創未來,闡發精神是為了激勵實踐。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以偉大建黨精神凝聚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可謂正當其時。
遼寧日報:從黨的百年歷史來看,偉大建黨精神是如何形成的?
何虎生:偉大建黨精神根源于中國共產黨立黨、興黨、強黨的奮斗實踐中。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精神屬于認識范疇,以社會實踐為前提基礎。沒有以黨的一大為代表的建黨活動,就不可能形成偉大建黨精神;沒有百年來持之以恒的不懈奮斗,就不可能繼承發展偉大建黨精神。
偉大建黨精神形成于中國共產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任何一種精神的誕生,都離不開特定的歷史環境。鴉片戰爭以來,擁有五千多年輝煌文明史的中華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難。從救國、興國、富國到強國,尋求民族復興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構成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發展的時代背景。
偉大建黨精神伴隨著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發展完善。一部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構建完善史。從井岡山精神到延安精神,從抗美援朝精神到“兩彈一星”精神,從特區精神到抗疫精神……這些偉大精神都是偉大建黨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具體表現。
遼寧日報:偉大建黨精神在黨的百年奮斗實踐中是如何一以貫之地體現的?
何虎生:“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我們黨百年來一以貫之的實踐指導。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將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作為奮斗目標,以此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我們黨百年來一以貫之的實踐目標。從革命時期的救亡圖存,到建設年代的艱苦奮斗,再到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的改革創新,在實踐中改變的是背景和任務,不變的是初心和使命。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我們黨百年來一以貫之的實踐支撐。從“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壯志豪情,到“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的使命號召,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政治本色貫穿黨的百年征程。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我們黨百年來一以貫之的實踐品格。作為一個誕生于內憂外患、成長于革命風雨、致力于復興偉業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從小到大、由弱變強,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忠誠于黨的信仰、黨的組織和黨的事業,立志把造福人民作為最根本的職責。
偉大建黨精神反映中國共產黨精神總體面貌
遼寧日報:為什么說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
何虎生: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的歷史起源。作為意識表征存在的中國共產黨一系列偉大精神,其誕生和發展始終離不開中國共產黨這個絕對的實踐主體。歷史從哪里開始,精神就從哪里誕生。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是其百年奮斗的歷史起點,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的開篇之作。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的內在本質。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凝聚出各具特色的偉大精神,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這些偉大精神雖然不盡相同,但卻從不同方面體現了偉大建黨精神的基本內涵,成為傳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具體表現,例如井岡山精神對堅定信念、依靠群眾的強調,延安精神對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重視等。
遼寧日報:偉大建黨精神32字內涵,總體上分成四個方面,如何把握它們之間的關系及其整體性?
何虎生:偉大建黨精神的四個方面依次對應理論原理、使命導向、奮斗意志、價值情懷,合起來構成一個相互聯系、邏輯嚴密的有機整體,反映出中國共產黨精神的總體面貌。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展示了中國共產黨是用科學理論武裝、具有遠大抱負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堅持用真理和理想來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具體化,闡述了當前階段的使命任務;“不怕犧牲、英勇斗爭”表明了我們黨為實現理想、擔當使命所需要具備的意志品質和方法途徑;“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彰顯了我們黨最根本的價值觀和信念宗旨,屬于內在的精神品質和基本要求。
理論是基礎指導,使命是目標導向,意志是內在支撐,價值是持久保障。這四者相互支撐,共同構筑起偉大建黨精神,既是我們黨信仰信念、價值宗旨、品格作風的最鮮明體現,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
遼寧日報:偉大建黨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之間有什么邏輯關聯?與中國共產黨人的特質有什么關系?
何虎生:從系統論來看,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開辟起點與核心脈絡。偉大建黨精神基于中國共產黨的創建起點,成為精神譜系的最初開篇,其思想內涵展現于系列偉大精神之中,成為勾連貫通的譜系脈絡。
從本質論來看,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歷史源泉與精神實質。誕生于不同時代、包涵著不同內容的系列偉大精神擁有貫通的思想內核和共同的實踐主體,都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派生、豐富和發展,從不同方面體現了偉大建黨精神的基本內涵。
從價值論來看,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繼續豐富發展的不竭動力。偉大建黨精神不僅提供了中國共產黨精神建設的規律性概括,而且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繼續發展的理論依托、實踐主題、方法意志和價值取向,保障其不中斷、不改向、不虛化、不變質。
偉大建黨精神包含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信念、初心使命、性質宗旨、政治品格和價值導向,貫通于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形成發展和豐富完善中,因此是中國共產黨人特質的鮮明寫照。
繼續以偉大建黨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凝聚力量
遼寧日報: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對我們全面從嚴治黨有怎樣的啟示?
何虎生: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和斗爭中形成的精神產物,具有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精神動力作用,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的一個重要秘訣。
偉大建黨精神強調對科學理論和理想信念的堅守,可以從思想上提供團結統一的共同思想基礎;強調新征程上的斗爭精神,可以從組織上推進構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黨員干部隊伍;強調共產黨人的人民情懷,可以從作風上維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厚植國家治理的群眾基礎;強調黨員的政治品質,可以從紀律上強化統一思想行動的規范體系和規矩意識。
這就要求共產黨人繼續以偉大建黨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確保我們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領導核心。
遼寧日報: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的號召,對我們奮進新征程提出了哪些實踐要求?
何虎生: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就要堅持不懈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堅定信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補足精神之“鈣”、凝聚民族意志,在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中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努力奮斗。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就要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以“革命者”的姿態和“趕考”的狀態,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就要堅持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初衷不改、本色不變,深刻把握斗爭形勢、堅定偉大斗爭意志、不斷增強斗爭本領,勇于同一切風險挑戰進行堅決斗爭。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就要在任何時候都始終發自內心、堅定不移地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把能否實現、維護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衡量改革發展成效和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