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駕長風逐日月,搏九天攬風云。近日,由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榜樣7》專題節目講述了黨的二十大代表王亞平的事跡。王亞平是我國特級航天員,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并獲“三級航天功勛獎章”和“二級航天功勛獎章”。星辰萬千,她是最閃亮那顆;九天雖遠,她是那個摘星人。從她的事跡里我們看見了忠誠不悔的她、奮斗不息的她、作風過硬的她,每一個“她”都是我們學習和看齊的榜樣。
致敬她“甘將熱血沃中華”的忠誠品質,汲取“豈因福禍避趨之”的奮進力量。1997年,王亞平進入空軍長春飛行學院學習,成為一名軍校學員的同時也成了一名光榮的現役軍人,“我是一個兵,黨讓干啥就干啥”的忠誠本色,體現在她一次次為民請命、為國盡忠的生動實踐中——汶川抗震救災她主動請命,北京奧運會消云減雨重任她主動請纓,第二批航天員選拔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追求卓越的背后是她對夢想的追求,更是對黨的事業無比的忠誠和熱愛。奔赴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習王亞平的忠誠本色,把忠誠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覺錘煉黨性、強化信念、堅定信仰,向著黨的二十大繪定的宏偉藍圖,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價值追求,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愛國之心,以“愿得此身長報國”的奉獻擔當,書寫新征程上的壯美忠誠“篇章”。
致敬她“越是艱苦越向前”的奮斗精神,汲取“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奮進力量。大學期間,熟練掌握4種機型的飛行駕駛技能;畢業后,成為所在部隊的骨干飛行員和出色的業務能手;“轉行”成為航天員,她是我國第一位出艙、首位進駐中國空間站、目前在軌時間最長的中國女航天員,被譽為“最美太空教師”。一個個驕人成績的背后是她敢想敢干、敢打敢拼的奮斗,是她不怕從零起步、敢于重新開始的骨氣和勇氣。奔赴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學習王亞平始終砥礪奮斗的精神品質,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真抓實干,不斷強化實干擔當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堅定執著,以“越是艱苦越向前”的堅持不懈,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如磐決心,勇闖“婁山關”、敢越“臘子口”,勇涉“險灘”、敢啃“硬骨”,始終把事業所需作為個人使命所在,勇于奔赴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等艱苦環境、斗爭一線,去磨礪摔打自己,實現自身的價值,努力綻放生命之花。
致敬她“烈火焚燒若等閑”的過硬作風,汲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奮進力量。軍人打勝仗,作風是保障。王亞平一次次突破自我、一次次取得成功的背后,過硬的作風是重要保障。她在空軍航空兵部隊服役期間,安全飛行時長達1567小時;成為預備航天員后,她要承受8個G的重力加速度進行超重耐力訓練,穿戴120多公斤的裝備進行長達4~6小時的水下不間斷訓練;在太空授一堂幾十分鐘課,她要進行200多個小時的反復試講和更長時間的備課……王亞平將軍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作風和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奔赴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學習和弘揚王亞平所展現的過硬作風,深入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戒驕戒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永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拿出“烈火焚燒若等閑”的堅定,保持“只留清氣滿乾坤”的追求,在新征程上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更加絢麗的華章。
路雖遠,行則將至。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學習王亞平身上的忠誠品質、奮斗精神、過硬作風,向著二十大繪就的壯闊圖景,踔厲奮發“再揚帆”、銳意進取“創佳績”,不負時代、不負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