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陜西省政府國際高級經濟顧問會議第十屆會議于9月3日至5日在西安召開。作為提高全省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平臺,會議以“共享新時代機遇,共創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旨在通過發揮顧問的智庫作用,促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建言獻策、投資合作。

9月4日,此次大會專題分會之一“物流發展與國際樞紐建設專題合作對話會議”在西安舉行,副省長徐大彤出席會議并講話。會上,徐大彤提出陜西要搶抓“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機遇,利用自貿區優勢,大力發展“三個經濟”,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動,為企業營造高效、便捷、可靠以及低成本的營商環境,促進陜西經濟發展。
參加此次會議的還有省發改委、省貿促會、西安市政府、西咸新區管委會以及西北民航局、西安海關等政府部門主要領導。會議邀請黑石集團大中華區主席張利平,聯邦快遞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陳嘉良,IBM全球企業咨詢事業部、數字化技術戰略負責人謝振杰等顧問單位代表參加并進行座談交流。座談嘉賓針對當前物流業發展形勢以及陜西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物流產業發展以及“三個經濟”發展提出了前瞻性的意見和建議。

會上,空港新城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韓娜介紹了陜西航空物流產業發展及“一帶一路”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情況,其中重點介紹了空港新城在開航線、增貨源、強設施、聚產業等方面措施,并提出下一步空港將著力打造國際生鮮交易中心、國際鮮花商貿物流基地,希望與有意向的企業進行合作。
韓娜在發言中指出,空港新城以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以發展“三個經濟”為引領,依托中國第八大樞紐機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重點發展航空物流、飛機維修、跨境電商、航空服務、文化會展、高端制造等產業。空港新城既是國家級新區,還是陜西自貿區的核心功能區,也是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我們將充分發揮“自貿+臨空+保稅+跨境+口岸+航權”的疊加優勢,“拓航線、聚貨源、強設施、聚產業”多措并舉,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國際航空樞紐。
韓娜表示,在開航線、拓網絡,促進樞紐經濟發展方面,空港新城為了強化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國內中心點、國際核心節點”的樞紐地位,積極與俄羅斯伏爾加-第聶伯集團旗下阿特蘭航空、大韓航空、天津貨航、圓通航空戰略合作,搭建通達“一帶一路”核心節點的航線網絡。目前,累計開通貨運航線23條,其中國際航線9條,今年新開5條貨運航線。
韓娜說,在聚貨源、增貨量,促進流動經濟發展方面,空港新城搶抓我省航空物流政策出臺的契機,積極吸引中轉貨源聚集、促進內生貨源增長。吸引中轉貨源方面,與龍頭貨代企業加強合作,積極推進中轉集貨業務。1-7月實現中轉貨量5.8萬噸,同比增長191.6%,日中轉量達300余噸,中轉業務已成為機場新的業務增長點。
韓娜強調,在強招商、聚產業,促進門戶經濟發展方面,空港新城積極培育生鮮冷鏈、跨境電商、國際快件、高端制造等航空偏好型產業聚集。依托曼谷等生鮮航線的運能、提升進境指定口岸利用效率,打造西北首個集交易、倉儲、加工及展示功能于一體的國際生鮮產品交易中心。去年10月30日,空港獲批為西安跨境電商綜試區首批啟動區,今年4月8日完成陜西跨境電商保稅備貨首單業務,目前跨境電商業務日平均出單量達3500單。推動國際快件產業聚集,打造國際快件產業園,促使國際快件、郵件業務集中落地監管、統一分撥進出。今年1-8月國際快件總貨值已達6.57億元,總重量6800噸,其中進口快件貨值6.33億元。帶動高端制造產業發展,同港務區的陸港形成互補搭建航空物流通道。通過優化三星、美光、中興等出口加工制造企業物流路徑,帶動高端制造產業發展。
韓娜介紹,在強設施、拓口岸,提升樞紐服務功能方面,空港新城聯合西部機場集團加大在指定監管場地基礎設施的投入,與機場合資成立空港冷鏈公司,建設海鮮暫養池、冷庫、進口肉類指定監管場地等設施,進一步提升口岸服務能力,今年上半年,水果、食用水生動物等指定場地貨物均有大幅增長,1-6月指定監管場地完成食用水產品貨運量37.4噸,同比增長225%,進境冰鮮水產品貨運量254.4噸,進境水果貨運量226噸,進口藥品貨運量28.6噸,同比增長19.1%。完備的口岸功能有效服務了東南亞水果、北歐三文魚、北美龍蝦等生鮮產品市場,實現內外聯通、物暢其流。
聘請國際高級經濟顧問并定期召開顧問會議,是省政府借助國際高端人才提高科學決策水平的重大舉措,我省于2002年舉辦了首屆顧問會議。作為省政府重要的決策咨詢平臺,顧問會議在發揮國際智庫作用、推動思想觀念轉變、促進國際交流合作、宣傳展示陜西國際形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領和推動作用。2017年來,伴隨陜西產業升級換代,顧問規模不斷擴大、顧問單位結構持續優化。我省現聘的顧問包括世界500強全球總裁、國內知名企業家、國內外高等學府專家教授和全球行業領軍人物;顧問單位所涉及的能源化工、智能制造、電子信息、金融保險、現代物流、節能環保等行業也與陜西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方向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