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偷伦精品视频,欧美厨房性猛交xx乱大交,《隔壁女邻居3》中文,亚洲特级毛片,欧美色图亚洲色,在线免费看污视频,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91会所洗浴女技师

西咸新區舉行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3月5日,西咸新區召開了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為推動全區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堅實保障,3月6日下午,西咸新區舉行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傳遞政策信息、回應企業、市民關切。

會上就近期西咸新區陸續出臺的《西咸新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及支持舉措》《西咸新區2025年助企服務“九條”舉措》《西咸新區支持民營企業用工舉措》進行介紹解讀。

西咸新區先進制造業促進局局長劉高波、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董廣立、社會事業服務局副局長趙宏慶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就有關情況答記者問。發布會由西咸新區宣傳文旅局副局長董知行主持。

西咸新區2025年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關舉措

近年來,西咸新區毫不動搖地支持民營經濟,扶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2024年新區GDP同比增長5.4%,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900億大關,同比增長11.6%,主要經濟指標均位居全市開發區前列。與此同時,新區民營經濟規模不斷攀升,2024年已達464億元,占GDP比重接近50%,較去年提升2.3個百分點。新區市場主體突破85.3萬戶,其中民營經濟市場主體占比達到95.3%。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突破4100戶,其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了90%。新區民營中小企業培育同樣成效顯著。2024年完成“個轉企”260戶;全年入庫科小企業6878戶、占全市1/3,新增高企2450戶、總量4100戶,高企新增數和占比均為全省第一;新增入庫規工業企業87家,其中民營企業81家,占比93.1%;民營“五上”企業達到1260戶,占新區“五上”企業76.7%。新區不僅培育壯大了同力、太合、源杰半導體等一批優秀本地民營企業,同時招引隆基、三一等一批優質民營企業紛紛落戶新區,2018年以來累計簽約民營企業投資項目561個、投資總額3043億元,為新區民營經濟發展積蓄了強勁動能。

為持續推動西咸新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去年12月新區制定印發了《西咸新區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為全區民營經濟繪制了發展藍圖。《行動計劃》明確:到2026年,民營經濟規模突破500億元、市場主體突破90萬戶、民營“五上”企業突破2000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民營企業突破130戶等系列目標。聚焦以上目標,《行動計劃》圍繞梯次培育壯大民營企業、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推動民營企業能效提升、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著力破解突出問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助企服務能力等7個方面,提出了22項重點任務,細化各相關單位責任分工,共同發力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2025年,西咸新區圍繞“4+1”產業體系建設,錨定“三個千億”目標,將發展藍圖細化為施工圖,重點實施四大舉措,全力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大舉措

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做大民營經濟規模

實施“育苗強基”行動。扎實推進“個轉企”“小升規”,建立企業培育庫,首次入規獎勵最高40萬元,力爭全年新增規上民營工業企業40戶,推動“五上”民企突破1600戶。

鍛造“專精特新”標桿。持續完善創新型中小企業到專精特新“小巨人”梯度培育體系,支持優質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對專精特新企業最高獎勵50萬元,力爭全年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0戶。

完善重點產業鏈條。聚焦光伏、特種車等核心產業鏈,靶向招引上下游配套企業,支持鏈主企業延鏈補鏈強鏈,加速支柱產業集聚升級,推動鏈上民營企業協同發展。

二、提升民企創新能力,搶占新興產業賽道

鼓勵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產業創新中心、共性技術研發平臺等各級各類創新平臺建設,鼓勵民營企業和高校合作聯合攻關核心技術,按照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給予最高200萬元補貼。全年實施至少60個企業科技研發專項。

支持民營企業技術改造。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打造數字化應用典型示范場景,支持重點企業建設智能產線、智能工廠,對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給予5%的補貼。

加速新興產業聚集。布局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申報國家級“車路云一體化”試點;投運西咸新區無人機試飛基地,不斷豐富低空應用場景,建設低空經濟發展示范區。加快布局智能網聯汽車、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帶動民營經濟創新發展。

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解決企業發展難題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極簡審批”,將企業開辦全流程壓縮至0.5個工作日,實現90%高頻事項“一網通辦”“跨區通辦”;優化涉企監督檢查,做到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護航企業拓市場。支持民企參與新區重點項目建設,政府采購預留40%份額給中小企業;對參展企業補貼展位費50%,最高20萬元,助力企業“走出去”。

強化要素保障。依托秦創原資本和人才大市場,定期舉辦銀企對接會,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常態化開展企業用人需求摸排,開展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活動,做好企業用工保障。

四、弘揚企業家精神,營造尊商重企氛圍

暢通政企溝通渠道。落實助企聯絡員包抓服務機制,開展“政企早餐會”“政企座談會”活動,建立問題“受理-交辦-督辦-反饋”閉環機制。

實施企業家培訓計劃。定期舉辦創新管理、數字化轉型等專題培訓班,組織標桿企業到先進地區參訪與實戰案例研討,助力企業家提升戰略思維與實戰能力。

講好西咸民企故事。建立“民營經濟宣傳矩陣”,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平臺,通過專題報道、案例集錦等形式,宣傳民營經濟發展成果。

西咸新區2025年助企服務“九條”舉措

為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西咸新區正式發布《西咸新區2025年助企服務“九條”舉措》。

主要內容

一、高效化解企業訴求

堅持以“釘釘子”精神化解企業訴求。線上暢通24小時訴求反饋渠道,通過助企服務平臺隨時提出訴求,系統自動分發,限時辦結,做到“辦事不求人”;健全企業訴求快速化解和交辦制度,咨詢求助類1天辦結,投訴舉報類3天辦結;建立重點訴求“三級”督辦制度,按時辦結率、滿意率達到98%以上。

二、做實做優助企服務

依托“鎬幫手”助企服務平臺建立“一庫、一平臺、一機制”,提升助企服務智能化水平;在政務服務大廳開設企業服務專區,推出不少于20項增值化服務;實施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做到“一企一策”、精準幫扶;完善產業園區服務驛站功能,實現企業“辦事不出園區”。

三、提升行政審批效率

行政審批做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推出20個“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事項;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即時辦結”,企業開辦全流程半天辦結;政務服務電子監察和“好差評”實現全覆蓋。

四、及時兌現獎補政策

惠企政策做到審慎出臺、剛性兌付。開展產業政策出臺前、兌現后的綜合評估,確保政策與財力適配;梳理符合條件的企業獎補臺賬,逐項目、逐企業明確兌付計劃,確保及時撥付到位。

五、精細提供要素保障

生產要素做到供需匹配、保障有力。聚焦新區“4+1”主導產業,常態化開展產業鏈企業上下游供需對接活動;圍繞產業園區、商業載體,加快“一刻鐘高品質便民生活圈”建設;梳理已建成未驗收投用的產業項目、已建成未拆擋通車的市政道路清單,逐項目推進解決。

六、優化助企金融服務

金融服務做到高效響應、滴灌賦能。加大招財引資力度,引進金融機構不少于20家;常態化收集轄區企業、項目的融資需求,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拓展“秦信貸”“科技貸”等融資渠道,幫助企業爭取資金、爭取項目、爭取政策。

七、完善助企人才服務

人才服務做到招才引智、創業無憂。發揮秦創原人才大市場作用;推廣“校招共用”等引才模式;常態化開展多渠道、多樣化招聘活動;逐步擴大企業人才認定自主權,加強人才住房、交通、子女教育等保障。

八、規范涉企執法檢查

涉企監管做到“無事不擾、有事必應”。建立監管執法“白名單”制度;規范入企檢查,做到“先報備、后檢查,先掃碼、再入企”;完善涉企行政處罰法制審核制度,做到“先復核、再處罰”;統籌跨部門、跨層級聯合檢查,“綜合查一次”占比達到50%以上。

九、營造親商助企氛圍

打造“親”“清”政商關系。開展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大起底”,設立營商環境監測點,堅決整治不作為、亂作為問題;查處一批營商領域的典型案件,形成有效震懾;加強宣傳引導,形成“人人事事”都是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

西咸新區支持民營企業用工舉措

近年來,西咸新區始終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深知用工保障是民營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為此,西咸新區積極探索、主動作為,以6個方面12條有力舉措,全力做好民營企業用工保障。

一、強化用工服務保障

完善的就業服務網絡。西咸新區形成了1個秦創原人才大市場+5個新城人才市場+19個鎮街就業服務驛站+123個社區就業服務點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21個園區就業服務驛站、10個市域高校就業驛站和“小秦智工”網絡零工平臺共同組成線上+線下就業服務矩陣。2025年計劃舉辦各類專場招聘會80場次以上,同步開展“直播帶崗”、崗位發布等線上招聘活動。新區“就業先鋒”服務隊持續協同各駐企聯絡員主動入企“送政策、送資金、送崗位、送技能”、常態化開展訪企拓崗,建立崗位收集動態發布機制,為企業用工提供精準、高效服務。

企業員工錄用一站式服務。在秦創原人才大市場設立“企業招聘中心”,每周二、周四舉辦常態化招聘會,秦創原人才大市場公眾號免費發布企業崗位需求。同時緊盯新投用重點企業(項目),將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請進來,提供招聘-面試-培訓-入職辦理-檔案托管-送工入企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務”,全力幫助民營企業降低用工成本。

二、落實助企紓困政策

兌現人社助企紓困政策。通過“人社工作進園區”等活動,定期深入企業開展政策宣講,持續發放穩崗返還、一次性擴崗補助和技能提升補貼,助力民營企業減負穩崗。

三、服務技能人才引育

支持企業技能人才引育。實施“技能強企”行動,支持民營企業申報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推薦民營企業備案職業等級認定機構,自主開展人才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支持民營企業設立博士后工作站,引進高層次人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增加產業技能人才供給。圍繞新區重點產業和吸納就業重點行業,打造西咸特色“勞務品牌”和“技能品牌”,精準開展訂單式、項目化培訓,全年計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6000人次以上,為民營企業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四、搭建人才共育橋梁

聯合技工院校開設定制班。發揮前期“定制班”“冠名班”成功經驗,進一步聯合新區4所高等院校、9所技工院校,實現定制人才培養與企業用工需求的無縫對接、高效匹配。

促進高校畢業生留用。2025年,將深入開展“人社工作進校園”“萬名學子看西咸”等活動,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在新區就業落戶。

五、優化企業人才服務

市場化人力資源服務。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已集聚31家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新區1523家企業提供16萬人次的人力資源服務。西咸新區將持續發揮產業園優勢,全方位為民營企業提供求職招聘、人才尋訪、評價測評、咨詢等市場化人力資源服務。

多渠道服務國際人才。依托“陜西省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園”“秦創原移民事務服務中心”“RCEP海外人才服務中心”“絲路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基地”,為涉外企業提供國際人才認證、工作及居留許可辦理、就創業咨詢等多元服務,助力民營企業拓展海外業務、招聘國際人才。

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完善勞動爭議協商調解機制。聯合工會推動民營企業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建立小微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機制。同時,堅持依法公正裁決勞動仲裁案件,加強企業用工指導,從源頭降低勞動糾紛發生風險,確保民營企業和員工的合法權益及時獲得保障。

有效預防化解工傷矛盾。落實超齡人員、實習生等特定群體工傷保險參保政策,開展工傷預防工作,持續降低工傷發生率,與新區法院聯動化解工傷矛盾,降低企業訴訟成本。

優化勞動監察執法方式。推行柔性執法,實現從“事后處罰”向“事前預防”、從“剛性約束”向“剛柔并濟”轉變,營造良好穩定的市場環境。

西咸新區將緊緊圍繞民營企業用工需求,通過以上一系列舉措,優化就業服務舉措、落實降費減負政策、完善人才服務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不斷提升服務質效,創造穩定、高效、和諧的用工環境,全力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記者提問環節

Q

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我們注意到剛才提到近年新區民營企業培育成效突出,請問目前西咸新區民營中小工業企業培育方面有哪些經驗做法和舉措?

A

劉高波:中小企業培育既是穩經濟、保就業的民生工程,更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戰略,需長期系統性投入。長期以來,我局高度重視民營中小工業企業的培育工作,著重抓企業“小升規”和“專精特新”成長之路,2024年新區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7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戶,均位居全市區縣、開發區前列。西咸新區的培育工作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構建梯度培育體系。西咸新區建立“小微企業-規上企業-專精特新-單項冠軍”四級培育體系,為中小企業構建了完善的成長路徑。針對年營低于2000萬元的小微企業,建立“小升規”動態庫,提供“一對一”財稅輔導、技術改造診斷服務,首次入規企業最高獎勵40萬元。對專精特新企業實施“靶向扶持”,為企業提供專人上門對接、政策解讀、申報輔導等服務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最高可獲50萬獎勵。

二是支持企業科技研發。支持民營企業緊扣新區重點產業鏈和集群制造技術需求實施一批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導向的科技計劃項目,在項目申報方面給予全方位輔導協助。鼓勵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力度,對企業研發經費投入部分最高給予200萬元補貼。

三是引導企業升級改造。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培育引進了一批數字化轉型服務機構,建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分領域探索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路徑。與此同時,圍繞特種車、光伏、高端裝備等產業,開展智能制造深度診斷服務,為中小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提供全方位保障。此外,新區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還可獲得5%的設備投資補貼。2024年新區航天亮麗、綠能慧充分別獲批智能工廠和省級智能車間。共有18家企業獲得數字化轉型試點、7家企業獲得兩化融合貫標、6家企業獲得DCMM貫標認定,2家企業獲得數字化應用場景典型案例。

四是完善企業服務體系。通過“陜企通”、“12345”政務服務熱線涉企信息推送機制,及時獲取企業發展訴求。建立健全助企聯絡員包抓服務機制,分區域成立包抓工作組,定期主動深入企業了解生產經營情況。通過線上、線下多種途徑,及時聽取中小企業意見建議,全程跟進企業訴求辦理情況,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難題。

下一步,西咸新區將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加強金融支持,為民營中小工業企業創造更加良好的發展條件。力爭入庫民營創新型中小企業突破600家、民營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突破130家。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西咸新區中小企業發展,共同見證新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Q

中國網記者:請問相較于往年的營商環境工作方案,今年新出臺的《方案》有哪些獨特之處?

A

董廣立:西咸新區始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從2018年開始,每年出臺優化營商環境舉措,154項改革案例在國家、省市刊發推廣,獲評全省首批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新區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今天,新區發布的《助企服務“九條”舉措》,是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后,西咸新區落實國家和省市要求,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聚焦新區企業實際需求,對營商環境改革的再深化、再突破。

一是問題導向更加明確。過去幾年,新區優化營商環境方案主要以制度建設和改革創新為導向,旨在通過政府側“小切口”改革,推動營商環境“大提升”。《“九條”舉措》則更加突出問題靶向治理,以解決企業重點難點問題和實際需求為核心目標,對近年來新區企業訴求進行分類研究,逐項制定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力求通過“剖析一個問題、形成一套機制、解決一類問題”。

二是企業需求更加突出。在競爭越發激烈的今天,企業更看重一個地區的營商環境“軟實力”,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不再僅僅基于政府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企業需要什么。《“九條”舉措》在以往方案創新改革精神的基礎上,從“政策供給”轉向“企業需求”,更加注重全鏈條服務能力提升和企業獲得感,各項改革舉措讓企業切實感受到、享受到,真正辦實事、解難題,實現“量體裁衣”。

三是多方協同更加完善。《“九條”舉措》更加注重各職能部門、各新城間協同聯動,進一步強化各項舉措的落實責任,每項任務均明確了牽頭的分管委領導、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和工作標準,建立營商、督查、紀檢監察“三位一體”的工作聯動機制,形成黨工委管委會牽頭抓總、各級各部門協同發力的工作格局。

如果說往年的工作方案是營商環境建設的“夯基壘臺”,那么《“九條”舉措》就是聚焦企業需求縱深推進的“立柱架梁”。營商環境建設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為確保每一項舉措都能精準落地,真正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新區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以企業的“需求清單”作為新區的“履職清單”,用優化營商環境的實際成效,澆灌企業發展的沃土,擦亮“投資西咸”服務品牌。

Q

陽光報記者:我們注意到剛才提到在秦創原人才大市場設立“企業招聘中心”,能否詳細介紹一下這個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呢?

A

趙宏慶:2023年3月,西咸新區一家重點招商企業提前2個月建成投產,用工需求約6000人。在此背景下,新區社會事業服務局主動出擊,利用秦創原人才大市場3500平米場地,設立“企業招聘中心”,作為企業內部人力資源部門向人才招聘市場一線的延伸,邀請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入駐并設立“招聘專區”,結合大市場常態化招聘會,幫助企業完成招工任務,如期投產。

在此基礎上新區不斷完善“企業招聘中心”功能,目前已經集“崗位需求發布、招聘面試、政策宣講、簽約服務、入職培訓”于一體,現場開展招聘、登記、面試、簽約、適應性測試、培訓及入職前的檔案托管、社保繳納等,實現一站式“就業全流程” 服務。

為保證企業人才的持續儲備,“企業招聘中心”建立政校企地聯聘服務模式,政府搭建平臺、學校供給人才、企業提供崗位、屬地做好服務,在保障企業人才定制培養的基礎上,每年組織高校畢業生到企業見習2000人,做好企業人才儲備。

同時,針對企業高層次人才需求,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入園的31家知名人力資源企業,為企業提供全方位人才獵聘、評價咨詢等市場化服務。

“企業招聘中心”設立以來,累計幫助隆基、三一、創維、機場T5等重點企業項目輸送人才2萬余人,有效幫助企業投產達產,助力企業與人才實現“雙向奔赴”,同時帶動新區群眾就業增收。

今年,新區社會事業服務局緊盯重點項目建設進展,積極主動對接匯川儲能、康龍化成等重點用工項目,提前了解項目用工計劃,邀請重點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進駐“企業招聘中心”,常態化開展80場招聘活動,預計帶動西安、咸陽兩地,以及全省求職者前來應聘,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問題,降低用工成本。

人民網、新華網、國際在線、中國網、陜西日報、陜西廣播電視臺、西安日報、西安晚報、華商報、三秦都市報、陽光報等30余家中央和省市媒體參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上高县| 乐山市| 泊头市| 静乐县| 新绛县| 汝阳县| 河间市| 左云县| 晋中市| 大足县| 柘城县| 沐川县| 江口县| 高淳县| 麻栗坡县| 宁城县| 尼木县| 静乐县| 章丘市| 安吉县| 淳安县| 崇文区| 吉安县| 罗源县| 工布江达县| 河东区| 尉氏县| 涞水县| 东乌珠穆沁旗| 密山市| 江陵县| 彰化县| 乌兰浩特市| 顺义区| 内丘县| 昆明市| 民乐县| 武邑县| 仙桃市| 平乐县| 内黄县| 华池县| 北川| 鹰潭市| 左云县| 禄丰县| 海安县| 临清市| 石阡县| 阿克苏市| 密云县| 桑植县| 库车县| 合山市| 聊城市| 普洱| 铜山县| 辉县市| 阿拉尔市| 扎鲁特旗| 仁化县| 牟定县| 通许县| 新龙县| 米林县| 吐鲁番市| 嘉峪关市| 阜平县| 德兴市| 仙游县| 历史| 屯昌县| 巴青县| 闸北区| 区。| 新和县| 鸡东县| 荣昌县| 屏东县| 石首市| 宝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