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創新助力開放,科技聯動共贏,6月23日,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A+計劃暨中美青年創客大賽西安賽區決賽在空港新城拉開序幕。

空港新城發展和經濟運行部(自貿辦)、西安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相關負責人,中美青年創客大賽技術顧問、西安航空學院電子工程學院和西安外事學院創新學院老師以及西安賽區30強項目參賽選手等80余人參加活動。
此次西安賽區決賽將分兩天進行,23日活動包含workshop、導師巡場指導、30強項目分組路演等,經過現場評審評比打分之后選出西安賽區12強路演進入24日的終極比拼,最終選出西安賽區的優勝者。

據悉,西安賽區賽事自啟動報名以來,賽區組委會陸續收到了來自9大城市、69所高校、270個項目的報名申請,在項目報名截止后,西安賽區邀請來自產業界、投資界、創賽界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項目初評。從創新創意優勢、作品的完整性、技術的合理性、作品應用前景并結合“共創未來”大賽主題等多個維度對所有參賽項目進行全面評估。經評審委員會評審、復議之后最終篩選出西安賽區30強項目晉級決賽。

活動現場,西安賽區30強選手進行現場抽簽分組,最終分成3個路演組進行項目路演。
來自商湯科技的戰略生態資深總監尹雨為參賽選手帶來了“感受溫度、感受AI、感受創新”主題分享,講解了商湯科技在AI科技方面的創新,在之后的workshop環節,他還對現場所有的參賽選手進行了作品指導。


在分組路演環節,各團隊紛紛全面展示自己的項目。來自寶雞文理學院袁寶誠團隊的防風固沙綠化車項目技術領先,設計合理,具備很強的實用性。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王亦晨及其團隊帶來了“慧通八方——全天候智慧高速一體化運行監測分析平臺”,團隊耗時2年完成了深度感知與檢測算法,解決了高速異常檢測“難樣本”、“動相機”、“變光照”等問題,團隊協作開發出業界領先的感知技術,準確率99.6%,響應時間小于20ms。來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尚雪煜及其團隊帶來名為“慧眼科技——“流動性”公共場所垃圾前端智能分類技術的領航者”的項目,該團隊聚焦垃圾智慧管理,首用先進的EfficientNet卷積神經網絡和超分重建(RAISR)等核心技術,創造性地研發了一款垃圾全自動智能分類設備,通過垃圾圖像數據庫和邊緣計算,可高效識別塑料 、紙張、玻璃、金屬等多種可回收物,識別準確率達96.7%。此外,還有聚焦汽車尾氣治理,將有機茶纖維融入防護服的新型未來環保方案等多個項目都在現場進行了精彩展示。

最終,在評審組的綜合評審討論下,12強項目嶄露頭角,他們將參與24日的終極比拼。明日戰況如何,請持續關注小帥的后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