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2月11日,一架噴涂著“絲路彩鳳”的波音737-300F貨機緩緩行駛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跑道上,消防車凌空噴射出兩道交錯的水柱,為飛機“接風洗塵”,標志著西北國際貨運航空公司(以下簡稱“西北國際貨航”)引入的首架飛機正式交付,并計劃2021年初實現正式首航。


陜西省交通廳、西北民航局、民航陜西監管局、空管局、陜西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圓通貨運航空有限公司、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負責人,空港新城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韓娜出席接機儀式。

該飛機于9月1日調機進入維修廠,按期開展例行檢查、外部結構修理和飛機整機彩繪噴繪,在達到運行標準的各項要求后,正式從山東調機回西安,為運行合格審定及正式開航投運做最后沖刺。
西北國際貨航是由陜西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省空港民航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杭州圓通貨運航空有限公司和西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陜西首家本土貨運航空公司。此前,西北國際貨航已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經營許可證,中文呼號“隋唐”,主要經營國內(含港澳臺地區)、國際航空貨郵運輸業務。
目前,西北國際貨航已經招聘各類技術人員139人,其中飛行人員20人,維修、簽派、商務、運輸等專業技術人員119人。
按照規劃,2021年1月中旬西北國際貨航首架飛機將實現首航,補齊陜西本土貨運航司空白和航空貨運短板,進一步完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航線網絡和物流體系,全面推動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開航后一年內申請國際運行資質,開通亞洲區域內的國際航線,重點布局與“一帶一路”的核心中西亞城市之間的航線網絡。并通過融資性租賃、經營性租賃方式,分階段引進窄體機,爭取四年內達到12-15架左右的機隊編制,同時開始引進寬體機開通洲際航線業務,實現自我供血。

作為大西安交通樞紐門戶和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近年來,空港新城把樞紐作為第一功能,立足區位優勢,開通32條全貨運航線,航空貨郵吞吐量躋身全國機場10強,不斷推動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同時,空港新城把產業作為第一基礎,聚焦臨空特色產業,加速培育臨空經濟全產業鏈。截至目前,空港新城已經聚集了飛機維修、航材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物流運輸等各領域企業,臨空經濟全產業鏈初步形成,臨空經濟規模突破100億元。
未來,空港新城將繼續聚焦陜西航空服務功能,結合空港臨空產業發展優勢,積極構建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大通道,為全省外向型經濟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