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日前,國務院發布《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六批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對全國各自貿區改革探索的37項優秀試點經驗進行復制推廣,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空港新城功能區的大型機場運行協調新機制案例入選。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西北地區最大的航空交通樞紐,有60多家航空公司駐場運行,日均起降航班900多架次,飛越航班1700多架次。
為了突破空域、時刻、機位等資源制約瓶頸,提升運行品質,西安咸陽機場公司聯合民航西安各單位在運行組織管理上謀變革,于2017年正式掛牌成立西安咸陽機場運管委,通過構建決策層、協調層、組織層、實施層四級協同管控框架,將航空公司運行管理體系、機場保障管理體系、空管運行服務管理體系和政府監督管理體系融為一體。西安咸陽機場運管委還全面整合了空管、機場、地勤等8個運行主體、20多個生產信息系統的實時數據,通過優化資源利用和提高時間節點可預測性,保證了各單位間信息暢通,提升機場整體運行效率。

數據顯示,自西安咸陽機場運管委成立以來,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服務功能不斷完善,航班放行正常率和始發正常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地面滑行時間、關艙等待時間和航班延誤時間明顯縮短,航班準點率連續三年位列全國第一,出港航班平均滑出時間縮短2.58分鐘,累計減少碳排放9萬噸,按照機場4000萬量級估算,預計每年可節約燃油成本3000萬左右,促進了綠色機場的發展。
試點案例評估意見指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協同運行模式是陜西自貿試驗區在提升航空運輸服務能力、打造國家航空運輸樞紐方面的重要舉措,切實提升了機場航班的正常率,帶動了社會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提出“空港自貿功能區要打造國家航空運輸樞紐”,大型機場運行協調新機制的實施,為空港新城打造國家航空運輸樞紐奠定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陜西自貿區空港功能區將繼續聚焦服務國家戰略,推進樞紐建設現代化;聚焦壯大臨空主業,推進貿易通關便利化;聚焦企業發展需求,推進創新突破集成化;聚焦全面開放創新,推進營商環境國際化,不斷踐行推進“三個經濟”發展的戰略要求,助力陜西跑出開放發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