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伴隨著經久不息的掌聲,城市遠見·世界中心——大西安臨空商業發展論壇暨綠地世界中心商業品牌簽約儀式圓滿落幕。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艾晨,綠地集團西北事業部總經理助理兼西咸公司總經理顏凡,綠地集團西北事業部產業管理中心總經理傅佳怡,西北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杜麗萍,贏商網西北事業中心總經理唐彬,綠地貿易港集團零售事業部市場發展西區副總監楊麟、陜西省商業聯合會會長姚燁及十余家著名企業、客戶代表、媒體記者等近百人參與本次活動。

6月10日,由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和綠地控股集團聯合舉辦的“城市遠見 世界中心——大西安臨空商業發展論壇暨綠地世界中心商業品牌簽約儀式”在西安隆重舉行,共同點亮空港新城的商業繁榮,為空港臨空經濟奠定堅實的商業里程碑。在艾晨、顏凡和現場嘉賓的共同見證下,綠地集團西北事業部分別與西安國際醫學中心、博納影業等10余家企業進行簽約。

簽約儀式后,艾晨、傅佳怡、杜麗萍、楊麟、唐彬圍繞“西安臨空經濟的未來發展”主題,一同分享、探討了臨空經濟的發展趨勢,并就公眾關心的產業和商業協同發展給出了獨到見解。
城市的發展如同一部交通的進化史,每一個時代經濟的變化,都和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密不可分。

論壇上,艾晨結合第五航權、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空港功能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臨空產業相關內容,為大家詳細介紹了西安臨空經濟發展現狀,并提出臨空經濟發展的三大要素,即高端要素、開放平臺及樞紐建設。她表示,交通運輸方式正在重塑城市格局。臨空時代的來臨,給了航空城市新的發展空間。要發展臨空經濟,就必須加速聚集高端產業,加快打造開放平臺,加強建設樞紐功能。

杜麗萍認為,臨空經濟是隱形的發動機,對一個地域、區域、國家的經濟有巨大拉動作用。西安要利用好臨空經濟,融人、融資、融財、融物,打造臨空經濟產業鏈;要吸引高附加值、高精尖企業和人才,推動城市架構改革。
2018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正式批復設立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這是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兩年來,空港新城把樞紐作為第一功能,立足區位優勢,不斷推動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把產業作為第一基礎,聚焦臨空特色,加速培育臨空經濟全產業鏈。截至目前,已經聚集了飛機維修、航材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物流運輸等領域的100多家企業,臨空經濟全產業鏈初步形成。
臨空經濟時代是中國實現中國夢的新動力源。西安有大機場,有樞紐和交通優勢,空港也正在引入大產業、大商貿項目,這些最終構成大西安國際化最核心的一部分,選擇空港,選擇綠地,成為融入世界大格局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