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追趕超越”的陜西定位,“龍頭揚起”的西安號角,“南方旋風”的“永康方案”,“中國孟菲斯”的空港目標……這些昂揚的旋律激起了底張人發展的“精氣神”,按下了發展的“快捷鍵”,讓底張跑出了發展的“加速度”。
走進底張街辦,遷墳、拆遷、回遷組成的拆遷“三部曲”,為今年涉及征租地超3000畝的13個建設項目保駕護航。
“天堂移民”的底張智慧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任何一次遷移都是艱難的。被稱作“天堂移民”的遷墳工作難度可想而知。誰都知道,項目建設是推進發展的助推器,要啟動項目建設,遷墳工作首當其沖;誰都知道,根深蒂固的關中文化里有著“挖祖墳是大不敬”的說法;誰都知道,“天堂移民”可能會影響家族的后世傳承。曾幾何時,30多人,半年時間才遷走了30多座墳塋,曾幾何時,20多人,三個月時間,才遷走了一個村的8座墳塋。在經過幾年的經驗積累,底張街辦立足實際,審時度勢,確立了“人性處置、入土為安”思路,堅持打好“面對面”宣傳、“點對點”溝通、“直通車”補貼三張牌,從國家觀念、大局意識等方面開導群眾思想,從個人發展、未來前景方面開釋群眾心結,從服務發展、造福后代方面啟發群眾覺悟,走出了“天堂移民”的底張道路。在底張,遷墳已經成為一種自覺行動。15天,全辦遷墳達到4000余座,最大限度彰顯了“天堂移民”的“底張智慧”。
“人間遷徙”的底張詩篇

“故土難離”是人之常情,曾看見過多少三峽移民的固執和淚水。底張前期的拆遷中,也曾看見離別時人們落淚的情景。畢竟這里有根,畢竟這里凝聚著家族的精神,畢竟這里記錄著血脈的傳承。一路走來,底張七八組74戶拆遷,為底張拆遷打開了缺口;布里94戶拆遷為底張拆遷積累了經驗;丁家170戶拆遷,為底張整村拆遷,拉開了序幕;韓家322戶拆遷創出了底張拆遷的“空港傳奇”。閆家寨拆遷,曾經是底張拆遷工作的“硬骨頭”,書記天天過問,主任坐鎮指揮,在經過調研、入戶、評估之后,始終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最終取得了拆遷工作的圓滿解決。
山重水復之后,必然看到柳暗花明。1300戶拆遷讓更多的群眾看到了發展的希望,看到了未來的空港和美好生活的愿景。現在拆遷已成為群眾的共識、自覺和意愿。巖村、陶家兩個村,800戶拆遷全面啟動,僅僅20多天,群眾自愿簽約戶數達到600多戶,搬離達400多戶。底張書寫出了“人間遷徙”的和諧詩篇。
“喬遷新居”的底張效率

2017年4月,對于底張的回遷安置者來說,是一個具有特別意義的月份。人們改變了居住方式,搬進了“極目楚天舒”的安置房。從這一刻起,人們改變了生活理念,走進了“文明居民”的殿堂;從這一刻起,人們改變了思維模式,融進了具有“現代思維”的空港。一次次對接空港,一次次入戶調研,一次次修改方案,一次次縝密思考,大手筆的群眾思想工作,為順利安置埋下了伏筆;從看房到抓號,從抓號到入住,從入住到便民服務,大格局的群眾問題處置能力,為順利安置打下了基礎。
細心的工作必然換來滿意的回報。用時16天,布里、底張220多戶群眾已全部得到安置,600多套安置房有序分配。后續啟動的丁家、朱家寨回遷工作,入戶摸底、深入調研等各項工作,上演了空港回遷“進行時”,260多戶群眾表現出了極大地支持和熱情,群眾的積極配合,讓底張“喬遷新居”持續加速度,刷新回遷安置新紀錄。
據了解,今年底張街辦13個開工建設項目涉及的征租地,數量之大,創底張歷史之最。目前所有項目用地已完成清點和算賬工作,完成兌付80%,其中,國際醫院、綠地城市中心區等重點項目推進順利,全面實現了零上訪、零尾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