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美化家園保舒心
將脫貧攻堅工作與基礎設施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加強整治各村村容村貌、治理垃圾污水、綠化村內主干道,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及貧困戶居住條件;提升村委會活動場所,完善改造水電路井渠等基礎設施,成立藝術惠民輔導站,整頓貧困戶戶容戶貌、美化庭前院后,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添置備注桌椅、門窗等家具,改善貧困戶居住條件,營造干凈整潔舒適的生活居住條件,通過一系列舉措讓貧困戶生活更加的舒心。
聯手幫扶用真心
“八個一批”幫扶部門各盡其責,著力幫扶完善保障,用真心扶真貧。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大力實施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達標建設項目,定期組織鄉醫上門為貧困戶檢查身體,宣傳健康扶貧政策,全面提升貧困戶健康扶貧政策知曉率;完善社會救助措施,加大兜底保障力度;同時,按照“黨建 企業 貧困戶”的幫扶模式,建立企業扶貧基金,籌集扶貧專項資金,動員愛心企業、愛心人士、轄區項目工地等積極參與脫貧攻堅中,承擔社會責任,共同助力扶貧,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奔小康,在轄區形成脫貧攻堅全員參與的良好態勢。
“改頭換面”提信心
成立笑換新顏理發服務隊、愛心衣物捐贈志愿服務隊、笑臉相迎洗浴志愿服務隊、書香傳遞志愿服務隊、便民服務志愿服務隊等各類志愿者服務隊伍,定期開展志愿幫扶活動,讓貧困戶感受到溫暖,鼓勵貧困戶增強生活信心。目前,已組織志愿者為轄區31戶81人進行了免費理發,為11名貧困學生根據年級、年齡等送去了勵志、中外名著、圖畫故事等書籍,和孩子們一起讀故事、做游戲,讓快樂陪伴他們成長,并通過孩子的影響,提升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同時積極推進“黨建 企業 貧困戶”幫扶模式,聯系轄區企業、項目工地等為31戶81人購買棉衣,為貧困戶送去溫暖;為每一戶貧困戶制作一張便民“連心卡”,全力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就醫、就學、就業方面的難題。
“三風”建設振民心
在各村開展“促進三風建設”活動,成立道德評議委員會、老年和諧促進理事會等,采取“群眾評、黨員議、鄉賢論、榜上說”的方法,開展各類道德公開評議活動,弘揚傳統美德,推動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進而形成良好的村風、民風、鄉風,使貧困戶擺脫思想的貧困;每季度組織包抓工作組、貧困戶召開綜合評定大會,為就業積極、工作認真,生活志氣提升、房屋干凈整潔、幫扶政策熟知的貧困戶頒發“紅牌”,并進行大會通報表揚;對平時等、靠、要思想嚴重,不思進取的貧困由幫扶干部對其進行教育勸導,確保其能自覺驚醒,通過評比、激勵等方式提升貧困戶的志氣,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信心和決心。
授之以漁有決心
對有技能培訓意愿的貧困對象根據愛好、特長,采取“定向、定單、定崗”的培訓模式,有針對性、適應性地對貧困對象進行技能培訓,使其至少掌握一項技能,根據需求精心大棚種植、烹飪技術、電子電工、家政服務、手工編織等培訓,在培訓結束后,在班內召開小型招聘會,促進就業,做好“培訓、就業、跟蹤”等后續一條龍服務,確保了“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人”的目標,從而實現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堅持“扶貧重在扶志”理念,幫助他們樹立改變生活的決心。
產業扶貧更安心
以產業發展、群眾增收為總要求,對全辦在冊3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面實施產業幫扶,對有產業發展意愿的貧困對象幫助選擇有利于增收的特色優勢產業,鼓勵積極參與扶貧龍頭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努力提高貧困人口收入水平;對有發展產業項目而缺乏啟動資金的,幫扶工作組成員幫助聯系扶貧辦、農業辦等相關部門落實貸款政策,保證貧困對象在產業路上增收致富;對因基礎設施建設影響產業發展的村,幫扶工作組協調解決改善道路、農業灌溉條件,增強產業發展意愿。
脫貧攻堅路上,底張街道扶志氣、扶思想、扶觀念、扶技術、扶知識幫助貧困戶樹立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提升脫貧致富的能力,激發他們脫貧致富的動力,讓他們盡快脫離貧困,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