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當時光的指針再次轉向這座千年古都,2025年歐亞經濟論壇今日在西安盛大啟幕。本屆論壇以“聚合歐亞新動能,共筑可持續發展新格局”為主題,匯聚八方智慧,共繪合作藍圖。作為西安對外開放的“空中門戶”,空港新城正以“硬聯通”的樞紐優勢、“軟聯通”的服務效能、“心聯通”的開放姿態,迎接來自全球的伙伴與機遇。

2100多年前,漢使張騫自長安西出,駝鈴聲聲鑿空西域;
而今,“空中絲路”架起空中走廊,飛機轟鳴穿越山海。

這里是全球嘉賓踏上陜西的第一站,空港新城擁有集空、鐵、公、軌于一體的立體化交通網絡。西安咸陽國際機場60條國際客運航線通達25個國家52個主要城市,聯通“一帶一路”19個國家的34個航點,33條國際全貨運航線通達12個國家13個主要城市,聯通“一帶一路”8個國家的9個航點;過境免簽政策讓全球嘉賓輕松實現“說來就來”;T5航站樓內多語種服務臺、智慧值機系統等設施,將“高端、特色、務實”的論壇定位融入每一個服務細節;地鐵14號線機場線實現“空鐵零換乘”,便捷直達會展核心區。


“經緯連寰宇,天涯若比鄰。”——在這份便捷與溫度中,全球嘉賓如約而至,信任與合作在此生根。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22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運輸旅客3584萬人次,同比增長2.9%,其中,國際旅客達143萬人次,同比增長55.8%;累計運輸貨郵23.3萬噸,同比增長15.3%,其中,國際貨運達4.86萬噸,同比增長135%。


“樞紐動能涌,產業繁花綻。”——這片沃土熱潮奔涌,澎湃的活力正催生著無限的機遇與可能。
作為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空港新城充分發揮“臨空、自貿、保稅、跨境、口岸、航權、樞紐、冷鏈”八大開放功能和國家級試點政策優勢,持續釋放政策紅利,推動航空樞紐能級提升、改革創新屢結碩果、產業融合縱深突破。如今,這里已初步形成覆蓋飛機維修、航材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物流運輸等領域的臨空經濟全產業鏈,臨空經濟規模突破420億元。空港新城航空口岸進出口貨值已占全省總額70%以上,“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的轉型升級步履鏗鏘,澎湃動能正加速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能。

“絲路駝鈴遠,歐亞共新聲。”——中國理念與歐亞愿景在此共鳴,奏響合作共贏的時代樂章。
從《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宣言》的簽署落地,到2025歐亞經濟論壇的盛大啟幕,空港新城始終扮演著互聯互通的關鍵角色,架起國際合作的“空中橋梁”。未來,隨著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持續推進,空港新城將進一步擴容航線網絡、提升樞紐能級,讓更多歐亞國家的商品通過這里進入中國市場,讓更多中國企業借由這一平臺走向歐亞大陸,真正實現 “空港啟航、聯通歐亞,合作共贏、共筑未來”。
九月的西安,細雨拂城。空港新城正以開放之姿、樞紐之力,迎接全球賓朋,共譜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