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在空港新城143.89平方公里的這片發展熱土上,“真心為企業服務,為企業真心服務”的理念正在不斷轉化為生動實踐,為新城構建發展新格局注入強勁動能。
邊方村“變身記”
從“擁堵路”到“安心路”
“‘把企業家當家人,把企業事當家事’從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長安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名員工指著空港新城邊方村南側的道路感慨道。這份真切的獲得感,正是源于空港新城著力解決企業痛點、堵點問題的真情實招。

在今年年初的入企走訪活動中,企業反映了“邊方村南路道路擁堵、秩序混亂”的問題,新城營商辦第一時間響應,迅速派人對該路段進行細致踏勘與記錄,同時深入溝通周邊群眾、匯總各方信息,第一時間啟動營商環境問題訴求協調處理機制。隨后,開發建設部聯合營商辦召集西咸交警大隊、西咸城管交通局、交警執勤四中隊、綜合執法大隊及市政公司召開“路邊現場會”,現場研究分析,當場敲定整改方案。
短時間內,200余米防護欄安裝到位,曾經的“擁堵險路”煥然一新,成為企業員工和周邊村民交口稱贊的“安心路”。提起這條路的變化,周邊居民笑容滿面:“現在走這條路,踏實又舒心,這就是‘自家人’才有的貼心服務!”如今的邊方村南路,標線清晰、管理規范,防護欄劃分出明確通道,電動車在專用區域安全通行,機動車沿外側有序行駛,亂停的網約車沒了蹤影,突然竄出的電動車也成了過去式。
差異化施策
巧解深航“轉彎難題”
深圳航空西安分公司也曾被“路”的難題困擾——公司門口迎賓大道北段紅綠燈處未設掉頭車道,車輛需繞行轉盤,不僅通勤效率低,還時常引發擁堵。

空港新城營商辦接到訴求后,迅速聯合開發建設部、自貿藍灣發展中心、交警等部門深入現場“把脈會診”。通過抽樣車流、分析車型,他們發現癥結在于路口轉彎半徑不足,大型車輛掉頭存在安全隱患,但小型車輛具備通行條件。
“病因”找準,“藥方”遂出。一套兼顧效率與安全的差異化方案迅速實施:允許小型車輛在信號燈指示下在此掉頭,滿足大部分員工通勤效率;引導大型車輛繼續前行至前方轉盤處規范掉頭,保障絕對安全;同時,增設清晰交通指引標識。“這樣既考慮了效率,又保障了安全,非常周全。這次為我們解決了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真是給我們在雨中撐傘!”深圳航空西安分公司辦公室負責人感謝之語發自肺腑。

一條路的“變身”,一個轉彎的“巧解”,看似是小事,卻是空港新城踐行“以企業為中心”服務理念、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縮影。
據了解,今年以來,空港新城通過多種渠道已收集解決企業訴求160余項,真正做到“企有所呼、我有所應、企有所需、我有所為”,以精準高效的服務增強了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