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7月的空港,創新熱潮奔涌。作為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重點引進的高新技術企業,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湄南高科”)近期動作頻頻,開啟全球化躍升。從亮相哈薩克斯坦中國商品展收獲標桿級合作意向,到與中建絲路、中建一局、中建八局達成戰略合作,再到沙特3億美元治沙項目加速落地——這家手握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環保新材料企業,正在撬動全球綠色基建與生態治理的百億市場,彰顯“中國智造”的荒漠治理力量。

國際舞臺:中亞與中東的“中國方案”
近日,在第二十屆哈薩克斯坦-中國商品展覽會上,湄南高科展臺前客商云集。作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首倡之地,哈薩克斯坦正成為中國企業進軍中亞的橋頭堡。湄南高科憑借自主研發的防水保水新材料,精準切入當地基建升級需求,現場收獲多個合作意向。

“伴隨中亞綠色建筑標準落地,環保建材需求將持續爆發。”湄南高科海外事業部經理王雅哲表示。這一判斷源于其中東項目的成功實踐:2024年5月,湄南高科與土耳其企業簽署1億元訂單;同年12月,在沙特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大會上,其“光伏+保水劑”綜合治沙方案引發轟動,與Win Trading、Sabic等十余家沙特本地領先企業及高校合作或簽約,預計累計合同金額超5億美元。目前,該技術已獲沙特皇室生態保護區官方認證,中國治沙智慧正在干旱地帶扎下深根。

科技硬核:讓沙漠“鎖住”1000倍水分
支撐國際合作的,是湄南高科顛覆性的技術突破:防水新材料以非金屬礦物質替代傳統化工材料,無污染、耐腐蝕,已應用于核工業基地、地鐵隧道等國家重大工程;保水劑核心產品吸水倍率高達1000倍以上(實驗室達1800倍),1克材料可鎖住1公斤水分,使流沙轉變為植物生長的“土壤銀行”。




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鄂爾多斯毛烏素沙地,這項技術已創造生態奇跡:新疆民豐縣2000畝示范區,土壤有機質從0.6%躍升至3.2%,植被成活率提升50%;鄂爾多斯千畝光伏治沙基地,灌溉用水減少40%,灌草覆蓋率三年內將達70%,構建“牧光農互補”新模式。

“我們不僅固沙,更在創造經濟價值”,技術團隊介紹。在庫爾勒生物治沙項目中,沙地中藥材種植已帶動數百名牧民增收,真正實現“沙里淘金”。
空港引擎:百億級產業集群加速成型
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重點項目,湄南高科與空港新城的合作已進入豐收期:2024年初,企業入駐空港僅3個月的新產線投產,便在秦創原資源對接下斬獲3億美元海外訂單;同年6月,其《生物基材料治理荒漠化》案例入選商務部“全國技術貿易創新36強”;目前,企業新訂單總額超20億元,獲批綠色并購貸款5.4億元,項目開發綠貸逾20億元。

今年4月,湄南高科已與空港新城簽署協議,總投資10億元建設生態環保新材料產業集群,主要建設企業總部、粉體新型防水系列生產車間、生態保水劑系列生產車間、研發辦公樓及輔助配套設施等,項目達產后年營收可達11.7億元。同步推進的投資10億元的鄂爾多斯沙產業集群項目將與此形成南北聯動的格局,構建從技術研發到產業落地的完整生態鏈。

鏈動龍頭:聯袂打造綠色基建標桿
企業的爆發式增長離不開戰略伙伴加持。7月上半月,湄南高科密集簽約三大央企:與中建絲路在城市更新、沙漠治理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借助其新絲綢之路基建網絡,推動產品輻射中亞;與中建一局西北公司聚焦“建筑自防水”技術創新,為機場、地鐵等空港核心基建提供防水保障;與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重點布局建筑結構自防水、城市更新項目、礦山修復等關鍵方向,共同打造一系列具有標桿意義的示范工程。
“央企需要真正解決工程痛點的技術”,中建一局西北公司負責人在簽約儀式上表示。湄南高科的環保材料恰能回應此需求:其防水產品可延長建筑壽命30%,施工效率提升50%,已在西咸新區多項工程中驗證成效。

空港未來:
打造全球治沙技術輸出高地
從沙漠到深海,從中亞到中東,湄南高科的全球化布局與空港新城的戰略定位深度契合。隨著沙特、阿聯酋等40余國合作項目落地,一個以空港為總部、技術輻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環保新材料龍頭企業已然顯現。
“我們將追加研發投入,在空港建立國際級實驗室”,企業創始人盧威透露。依托空港新城對外開放平臺的功能優勢和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各項政策,這里將成為攻克荒漠化、保障水安全的“全球方案中心”——正如那滴可蓄千倍水分的保水劑,空港新城正在孕育改變世界生態的“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