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作為一家專業化的飛機資產處置公司,鷺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鷺復航科”)于2016年在廈門注冊成立,核心業務覆蓋飛機及發動機資產交易、拆解與處置,航材管理與租售及舊機工程技術服務等。

2023年12月,公司擴大業務版圖,成立鷺復航空科技亞太運營中心項目,注冊成立西安鷺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并落地空港新城,重點布局面向西北及亞太地區的航材運營中心、工程管理中心、創新發展中心,主營二手航材定價、航材送修以及倉庫管理、物流運輸等業務。
“寶藏” 庫房大揭秘

“這個庫房里,現在存放了價值四個億的航材。”在空港新城綜合保稅區,鷺復航科副總經理兼工程運營部經理薛紅波如數家珍般介紹起飛機各個零部件,“經過拆解、檢測、維修后的飛機零部件可利用價值極高,整臺發動機價值約1700萬-2000萬美元,發動機控制組件的單個部件價值150萬美元,一片風扇葉片價值約28000美元。”

“這就是大家熟悉的黑匣子,用來記錄飛機運行狀況和機艙內聲音,在飛機事故后會自動發射信號幫助調查員快速定位,并提供關鍵信息來分析事故原因”,薛紅波指著橙色的電子設備說道,經過中國民航局授權的專業機構進行檢測、修理后,黑匣子同樣可再次裝機使用。
目前,鷺復航科已成功取得國際航空設備供應商協會質量體系標準ASA-100資質、國際航空及航天質量管理體系AS-9120:B/ISO 9001:2015資質認證,國內二手航材分銷商資質等,成為符合多個航空行業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第三方航材分銷商。并取得了國內舊機資產規模第一、舊機和發動機銷售量第一、飛機拆解和發動機拆解數量第一的行業成績。
行業“蛋糕”有多大?
薛紅波介紹,從全球范圍來看,飛機處置行業規模龐大。以國內為例,目前國內航空公司運營的飛機約4400架,平均機齡9.8歲,而國內航空公司飛機的平均處置年齡約20歲。依此推算,再過10年這些飛機將陸續退役,平均每年約400架,扣除國外租賃公司資產退役后離境,國內每年待處置飛機150余架。國際上,每年退役飛機數量在500-1000架左右,這些飛機都需進入處置環節。

目前,北美和歐洲的二手飛機再循環再利用行業已頗具規模,年貿易額約100億美元。與之相比,該行業在國內尚處起步階段,年貿易額約為2億美元。
鷺復航科敏銳地捕捉到這個機遇并加速市場布局,薛紅波說,“目前,我們每年處置的飛機數量約為15架,下一步的目標是每年處置50架。”
飛機部件的“安全體檢”


“飛機拆解下來的部件,會嚴格按照廠家修理手冊、中國民航局法規和航空公司安全質量程序進行檢測、修理和改裝。只有確保適航以及安全可靠性后才會重新裝機”,我們的航材質量管理和銷售系統管理嚴格按照中國民航局及國際航材管理及銷售要求,對二手航材的再循環利用可以有效降低各航空公司的飛機維修成本,縮短航材供應時間,提高飛機維修效率,是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和執行。
鷺復航科的全球“獵機”行動

“我們在空港綜保區的租賃近1萬平方米的場地用作倉儲、展示和辦公,租期10年,空港新城在租金上給予我們一定的優惠,還免費提供員工宿舍”,薛紅波說,公司入駐一年多以來,團隊規模不斷壯大,依托保稅區政策支持,公司業務實現穩步增長,還與園區內的瑞達宇航、賽峰起落架等企業建立了緊密合作,形成了完善的航空維修制造產業鏈。

目前,鷺復航科每年進出口貿易額在5-8億元左右,約40%的再循環再處置航材出口國外。說到未來的發展規劃,薛紅波信心滿滿,“當前,我們在國外積極尋求飛機資源,已在英國購買四五架飛機,在美國購買兩架,同時在東南亞探尋合適的飛機和發動機采購機會,不斷拓展在全球二手飛機再循環再利用行業的市場份額,提升國際競爭力。”

作為國家級臨空產業聚集區,空港新城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和開放功能,著力打造航空維修產業鏈,目前已經聚集了東航賽峰、瑞達宇航、海得邦航材供應鏈超市等航空維修企業和朋邦工貿、康倍機電等航空制造企業,形成“制造+維修”一體化鏈條的規模效應,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
下一步,空港新城將持續依托“臨空、自貿、保稅、跨境、口岸、航權、樞紐、冷鏈”八大開放功能和政策優勢,進一步強化國際合作,順應綠色航空趨勢加大相關產業的招引力度,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航空維修產業集群,為打造“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增添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