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進一步提升文藝創作隊伍的專業技能,挖掘和培養微短劇創作人才,推動微短劇文藝作品的繁榮發展,更好地展示新區及新城的發展成就。3月15日,由西咸新區宣傳文旅局主辦,空港新城發展和經濟運行部、西咸新區作家協會及省市相關文藝協會聯合承辦的“2025年西咸新區微短劇創作專題首期培訓班”在空港商務中心舉辦。
活動匯聚了新區文旅行業領導,陜西省編劇協會、西安市網絡協會等權威機構代表,以及百余位微短劇創作者、微短劇行業代表,共同探討微短劇創作前沿趨勢,為新區及新城影視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產業高地賦能創作,西咸新區引領行業新風向。
作為全國微短劇之都的核心板塊,西咸新區近年來以年均2000余部作品產出量領跑全省,5個占地3萬平方米的拍攝基地、300個場景資源及多家優質影視公司的集群效應,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生態。在此背景下,新區宣傳文旅局以“培養專業人才、孵化精品力作”為目標,首期培訓班聚焦“題材選擇、故事編輯、創作技巧”等核心環節,為創作者搭建系統性學習平臺,助力破解“內容創新”與“市場需求”的對接難題。

現場分享爆款密碼,實戰經驗點燃創作靈感。
培訓班邀請了西安卓淵影視有限公司內容部主編張余剛擔任主講嘉賓。張余剛憑借其豐富的創作經驗,深度剖析了微短劇的創作邏輯,他以“觀眾為核心”的創作理念為切入點,結合創作背景、題材分類、故事編輯、技巧應用、模板解析、體量規劃六大模塊,系統講解“如何用45集短篇抓住用戶注意力”“情感與腦洞類題材的差異化打法”等實戰技巧。現場學員紛紛表示:“張老師將抽象的創作理論轉化為可操作的‘工具包’,讓我們對‘爆款公式’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現場特別設置“現場答疑+案例研討”環節,現場學員圍繞“微短劇選題審核程序、長篇劇本改編微短劇、微短劇版權保護”等痛點難點進行提問,張老師結合行業數據與政策趨勢,逐一給出兼具實操性與前瞻性的解決方案。
以服務產業為基礎,促進產學研聯動體系創新。
隨著微短劇市場規模突破300億元,西咸新區正以“政策+資源+人才”三維驅動戰略,加速從“產量高地”向“質量標桿”轉型。西咸新區宣傳文旅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新區宣傳文旅局將聯合高校、行業協會推出“季度沙龍”“創作大賽”等配套舉措,持續釋放產業集聚優勢。同時持續優化拍攝基地硬件設施,探索“場景共享+云協作”新模式,降低創作成本,全力提升產能效率。
本次培訓班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創作者提供了提升技能、拓展視野的機遇,更彰顯了“以創新服務賦能文化產業,以優質內容講好城市故事”的決心。空港新城作為此次活動的重要參與者,積極展現了在推動微短劇產業發展方面的決心和行動。未來,空港新城將以謀劃“一館、一陣地、一中心”為契機,持續搭建“創作-孵化-發行”全鏈條服務平臺。通過資金扶持、資源對接等多種方式,助力優質微短劇項目走出國門,面向海外市場,不斷提升其對外開放的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