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在西安咸陽機場海關關員的現場監管下,60輛由陜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下線的非公路寬體自卸車駛出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發運至鄰國老撾,實現了全省首單保稅融資租賃出口業務落地,為我省本土制造業大型設備出海打通“保稅+融資租賃”新路徑,也為西咸新區各新城之間“組團聯動”樹立了新樣板。

保稅融資租賃,是海關總署推出的一項支持綜合保稅區貿易新業態發展的創新政策,是以綜保區內保稅貨物為租賃標的物開展的進出口租賃業務。
保稅融資租賃出口,是融資租賃公司針對大型民航客機、海洋船舶、大型機械設備等高價值標的物,在綜合保稅區內設立SPV(特殊目的公司)項目子公司將租賃標的物租至境外,境外承租企業與綜保區內租賃企業簽訂租賃合同,按照合同約定向租賃企業分期支付租金即可獲得長期使用權,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減輕了資金壓力。

此次業務是陜西省西咸新區區內企業——陜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與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區內企業信車致遠(陜西)租賃有限公司及新力同躍(陜西)租賃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的保稅融資租賃出口業務,業務涉及保稅融資租賃、離岸服務貿易等“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疊加政策,將傳統進出口貿易升級為“保稅+金融+產業”業務模式,充分發揮了綜合保稅區開放功能優勢,有效拓寬了本土生產型企業貿易通道,大幅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陜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業務的順利落地,得益于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管委會、西安咸陽機場海關的悉心指導和高效監管,安排專員在標的物申報、區內結轉、發運等環節提供全程業務指導,幫助企業快速通關,保證了業務時效。2024年,陜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擬將貨值約5億元人民幣的大型設備采取“保稅+融資租賃”模式通過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出口至東歐、東南亞、非洲等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出口增長率約為30%。
作為全省唯一的臨空型綜保區,西咸空港綜保區堅持“規劃先行,緊抓特色”,聚焦保稅加工、航空維修、創新服務、跨境電商四大主導產業,累計入駐企業90家。下一步,西咸空港綜保區將持續推進“五大中心”建設,聚焦保稅業務發展,不斷探索“保稅+”業務創新,進一步發揮綜保區政策功能優勢,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為空港新城臨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綜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