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聽大海的聲音,聽雨滴的聲音。這一刻風鈴在耳邊零零作響,這一刻我們與地球同頻。
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于每年三月最后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個人、社區、商圈和企業關閉不必要的照明,作為支持環保、參與行動的承諾。

2024年地球一小時主題:為地球獻出一小時(Give an Hour for Earth),時間為3月23日晚上20:30,值此活動來臨之際,西咸新區生態環境局(空港)工作部開展“關愛地球、關愛身心、地球一小時之頌缽冥想心靈音樂會”活動。特邀擁有10年冥想經驗的專業音療師,通過靜態音療冥想、動態覺知身體、頌缽銅鑼音療會等環節,引導參與者減輕壓力和焦慮,靜下來關注自我、聆聽內心,將思緒逐漸歸于寧靜,進而感受身體的力量。

“剛才的冥想,把我帶回了自己的童年,大自然的鳥語花香電閃雷鳴,帶給我滿滿的感動。我希望借由這次活動,喚醒我們自身節約能源,從而帶動更多的人,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分享環節機場環保委劉小愛有感。“當缽頌療愈音樂會結束那一刻,我的內心充滿了對于人和自然關系的怦然理解,是愛與喜悅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我們能夠去愛他人,去愛我們的家園,愛我們的地球,愛我們的宇宙”,黨政辦劉慧超也分享了感受。
關上燈、點亮希望,為地球獻出一小時,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些有益的事?;蛟S,關閉電源、放下手機的一小時帶來的節能減排效果很有限,但“地球一小時”的真正意義在于喚起更多人的環保理念,激發公眾保護地球的責任感,更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緩解參與者的身心壓力,恢復精神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