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2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空港新城發展和經濟運行部在新城黨委、管委會堅強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全力克服疫情影響,積極應對航空業下行沖擊,全力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經濟運行整體呈現“穩步復蘇、持續向好”態勢。

一是統籌協調,全力以赴實現經濟穩增長。2022年1-4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8.27億元,同比增長9.4%。2022年1-4月68個新區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3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37.6%;全年安排25個新建項目,1-4月已開工18個,整體開工率72%;截至4月底,新增五上企業共31家,其中工業企業1家、建筑業企業2家、規上服務業企業10家、限額以上商貿企業18家;2022年1-4月臨空經濟規模共計完成46.1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31%。

二是多措并舉,狠抓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印發《空港新城2022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定期召開重點項目例會,積極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各類難題,積極幫助項目紓困解難。嚴格落實委領導包抓機制,督促項目按計劃完成投資及建設任務;按照周監測68個重點項目投資進度,按月做好現場建設進度的收集整理并完成省、市、新區管理平臺錄入工作,確保科學全面體現投資成效;建立項目問題臺賬,積極協助企業解決用地、資金、環保、疫情防控等方面的難題堵點,為項目建設提供全過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優質服務保障。

三是深入謀劃,精心編制各項發展規劃。編制《西安空港新城國家物流樞紐實施方案》初稿,向30余家樞紐企業發送加入西安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運營聯盟邀請函,整理西安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聯盟首批入盟成員名單,與聯盟成員建立聯系;研究制定《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空港新城功能區2022年重點工作》,主動謀劃具有空港特色的有益探索,力爭全年形成多項創新案例,為陜西自貿區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提供更多“空港樣本”;完成《空港新城功能區服貿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初稿的編制,為構建新城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提供有力支撐。

四是緊抓創新,形成多項自貿改革成果。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對自貿試驗區2021年改革創新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給予表揚的通報》,空港新城功能區榜上有名,對空港新城自貿區建設工作的肯定,新城功能區已連續兩年獲得陜西省自貿區工作領導小組的發文表揚。截止目前,空港新城功能區累計形成創新成果49項,案例數量位列新區首位,其中“大型機場運行協調新機制”、“航權開放助力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進口快件智慧監管模式”等4項全國復制推廣,“行郵稅移動支付”等9項全省復制推廣。

五是精準施策,針對性出臺政策助企紓困。研究制定《空港新城關于加快推進生物醫藥產業聚集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扶持區內產業良好發展奠定基礎;起草《關于加快臨空會展業發展的支持政策》,積極推動會展政策的落地;起草印發《關于做好西咸新區2022年度產業政策兌現工作的通知》并公開發布、制定印發《空港新城產業政策兌現工作實施方案》。目前已為132個申報項目兌付獎補資金4293.63萬元,包括留工穩崗、復工復產和新城產業獎補等方面,全力幫助區內企業有效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區域經濟平穩運行,更好地為企業釋放政策紅利。截止目前,共申報上級資金三類31個項目,總投資379.4258億元,申報資金61.6290億元。上級下達項目資金兩類7個項目,下達資金14.0080億元。另外,申報國家物流樞紐中央預算資金、加強農產品供應鏈建設、加快消費市場復蘇等5個項目共計約1.1億元。

六是主動作為,全力做好疫情物資保供。疫情防控期間為確保保供企業正常運轉,累計完成24家保供單位共計202輛保供貨車通行證辦理,累計推送十批次33個重點保供單位共計1601人員名單至街辦,確保重點人員“兩點一線”正常出行。此外,在包抓村組除了做好日常疫情防控宣傳外,還積極幫助群眾購藥送菜,為雙胞胎早產兒購買奶粉,切實解決群眾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