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9月22日,由西安海關、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商務廳、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8個單位組成的聯合預驗收小組,對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一期)建設內容進行預驗收。驗收組一致認為,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一期)功能完整、設施齊備,同意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一期)通過預驗收。此次驗收標志著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已基本具備封關運行條件,為通過國家正式驗收、實現封關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西安市政府副秘書長肖爭光,西安市政府商務局局長呂恒軍,空港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賀鍵,空港新城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韓娜,空港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邵建輝出席預驗收工作會并陪同驗收。

實地驗收前,聯合預驗收小組成員聽取了關于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的規劃范圍和土地利用、基礎設施與信息化建設、管理機構設置、產業規劃及招商引資等情況的匯報。


隨后,聯合預驗收小組對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內隔離圍墻、卡口、海關查驗場地、道路設施、監控系統、檢疫處理場所和信息化管理系統、辦公用房及監管配套設施等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查驗,并根據實地查驗情況,對綜保區建設情況進行評審。


在隨后召開的預驗收工作會上,西安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應小莉宣讀了聯合預驗收小組預驗收評審結果,并與肖爭光簽署《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一期)基礎和監管設施預驗收紀要》。

賀鍵就抓好整改工作、迎接國家驗收作表態發言。他指出,在當前中央加快實施“雙循環”戰略背景下,綜保區已經成為一個地方“走出去、引進來”的關鍵支點。此次預驗收是空港擴大開放的一次重大機遇,新城將以此為契機,認真采納意見建議,堅持高質量發展,完善基礎設施,全力構建信息化智慧園區,積極引進企業,強化產業集聚,強力推進綜保區招商引資工作。同時,充分發揮“自貿+保稅”先行先試優勢,積極探索跨境電商、融資租賃、保稅文化等創新業務,打造臨空型特色園區,全力以赴抓好綜保區建設運行。

肖爭光表示,空港新城重點發展航空物流、航空維修、航空企業總部、跨境電商等臨空型產業,積極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運輸走廊”,獲批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為西安市發展外向型經濟發揮了重要的帶動作用,成為陜西、西安建設空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抓手。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的設立,將綜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和空港新城的區位優勢完美結合,將有效促進西安市空中門戶的對外開放,為加快西安市、陜西省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有力支撐。
據悉,此次預驗收通過后,將由海關總署會同國務院七部委組織正式驗收。通過后,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一期)將實現封關運行。
西安市政府相關部門,西安海關、西安咸陽機場海關相關處室,空港新城黨委、管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預驗收。
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為1.7212平方公里,一期建設面積約0.84平方公里,是全省首個臨空型綜保區。為了高標準、高起點發展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在綜保區申報同時,空港新城堅持高點站位、規劃先行,編制了《修建性詳細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確保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空間與產業高度融合,實現與省內其他綜保區形成差異化。
2019年12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至今,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一期)已建設完成了5條主要干道,7進7出的主卡口,滿足海關查驗要求的查驗場地、檢疫處理場所及1850平方米的監管倉庫,并配備了24小時全方位、無盲區的監控系統,以及滿足海關監管需求及未來業務拓展的信息化系統。
未來,陜西西咸空港新城綜合保稅區將堅持“錯位發展”理念,立足“臨空+保稅+自貿+口岸+跨境+航權”六大功能,聚焦高臨空指向性和高航空運輸依賴度產業,圍繞“大口岸塑造大樞紐、大樞紐帶動大物流、大物流培育大貿易、大貿易引致大產業”產業培育路徑,打造歐亞貿易連接新節點、自貿試驗區建設新引擎,形成面向“一帶一路”以航空物流運輸為基礎、航空偏好型產業為核心的臨空型綜合保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