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5月9日下午,第十屆全球秦商大會“三個經濟”發展合作高峰論壇召開,百位秦商代表和關心支持秦商發展的大咖群星薈萃,共敘鄉情友誼,共謀秦商大業,為全球秦商共助“三個經濟”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見解。

“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是陜西追趕超越的抓手,也是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的重要舉措。”陜西省副省長魏增軍在第十屆全球秦商大會“三個經濟”發展合作高峰論壇上致辭表示,陜西省政府始終牽掛秦商、支持秦商、尊重秦商,歡迎大家邀約親朋好友到家鄉走走看看,親身感受陜西新發展新變化,圍繞“一帶一路”和大力發展“三個經濟”貢獻真知灼見、尋找合作機會,為我省追趕超越凝聚秦商力量,為推動陜西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三秦百姓福祉做出新的貢獻。
陜西作為中國地理版圖幾何中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國優秀商業文化的發祥地。秦漢之際,陜西商人登上歷史舞臺,探索著陜西通往西域的道路,成為開拓古絲綢之路的主要力量。
據統計,兩年來陜西實現進出口總值6228.7億元人民幣,其中空運進出口總值4598.6億元人民幣,占全省的73.8%,臨空經濟重要性可見一斑。2018年,空港新城新開和加密7條貨運航線,全貨運航線已累計開通20條,貨郵吞吐量31.26萬噸,增速位列十大樞紐機場第一。

“‘三個經濟’為秦商再度走向輝煌指明了光明前景,作為‘三個經濟’的緣起地、先行區,空港新城匯聚‘三個經濟’關鍵元素最多、配套功能最全、扶持政策最優,可以說是全球秦商參與‘三個經濟’發展的最佳平臺。”空港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賀鍵在發言中誠懇介紹了近年來空港新城發展成效和政策優勢,誠摯表示愿為廣大秦商參與“三個經濟”提供有力支撐和服務保障,誠意邀請全球秦商與空港新城攜手共享“三個經濟”紅利,重振秦商千年輝煌!
千年絲路,百商共興。厚德重道、勇毅精進、融創實干、義利報國是秦人的突出特點,更是新時代的秦商精神。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全球秦商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秦商發展迎來更多可能,也理應放眼國際,用另一個角度看世界,擴大秦商全球朋友圈。
兩年前,國際高科技集團公司、航空航天和防務領域的一級系統與設備供應商——法國賽峰集團攜手東航合作東航—賽峰起落架深度維修基地項目,該項目即將于今年投運,年維修能力可達150套,主要面向空客A320和波音737商用飛機提供起落架維護修理和大修服務。

西安東航賽峰起落架系統維修有限公司總經理Matthieu DEPARDIEU在發言中這樣說道:“我聽說,陜西不靠海、不沿邊,想要發展靠藍天。經過近三年的努力與等待,東航賽峰起落架系統維修項目即將投產,這就是‘發展靠藍天’的成果。這一項目不僅是中法重要經濟貿易往來成果,更即將成為賽峰集團在全球最大的起落架維修工廠。我們非常感謝空港新城等各級政府為我們提供的服務保障,也將用我們的專業技能為中國航空公司提供一流服務。”
2009年,首屆全球秦商大會召開,46家全球秦商機構來陜參會;2019年,第十屆全球秦商大會召開之際,全球秦商組織已超過195家、會員企業超過5萬家,秦商總資產超過4萬億元,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300余名代表聚集古都西安,創歷屆秦商大會主體活動參會規模之最。
“陜西的發展為廣大秦商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陜西的發展也需要廣大秦商合力把重要的樞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內陸經濟發展新高地,幫助陜西更加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 西安交通大學馮宗憲教授在發言中指出,所謂樞紐,即地理節點。“點”與“路”與“流”的互動形成“場”,換言之,樞紐經濟和城市區域經濟的結合會影響范圍更大的區域影響——“場”。基于此,打通對外商貿通道對秦商壯大、陜西發展至關重要,建議圍繞“強樞紐、擴門戶、搭平臺”著力突破胡煥庸線,助力陜西成為面向“一帶一路”西部開放發力的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