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當歐亞大陸的合作目光聚焦西安,作為2025歐亞經濟論壇上合國家經貿交流系列活動之一,9月24日,中外企業跨境合作服務對接活動在空港新城舉辦。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上合組織國家的嘉賓,以及國內外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受邀參會。空港新城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杜小燕出席并致辭。

本次活動既是一次“資源牽手”,更是一場“思想碰撞”,來自國內外的企業家朋友在這里暢所欲言、分享經驗,共同探討國際貿易的新機遇,促進中外企業在貿易、投資、技術創新等領域開展深入交流合作。
活動現場,由專家學者帶來的主題演講,分別圍繞“中國企業出海投資亞歐國家風險控制及爭議解決”“國際律所在中國企業出海中的作用”“歐洲和北美對外國投資審查的規則與實踐”等內容展開分享,為企業跨境布局提供專業指導。在沙龍研討中,嘉賓們聚焦“國內外經貿現狀的機遇和挑戰”“如何規避跨境貿易風險”兩大議題深入交流,碰撞出合作思路。
此外,現場還發起西安跨境合作服務平臺倡議,為構建更高效、更便捷的跨境合作服務體系凝聚共識。
活動結束后,受邀的國內外企業開展一對一對接活動,圍繞物流運輸、能源貿易、科技創新等領域洽談合作細節,多家企業當場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此次中外企業跨境合作交流活動,是空港新城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的生動實踐,也讓空港新城作為“空中門戶”與“合作樞紐”的關鍵作用愈發凸顯——從全球賓客的“第一接待站”到跨境合作的“資源對接臺”,從政策紅利的“釋放窗口”到產業協同的“紐帶橋梁”,空港新城以全方位的支撐力,為論壇注入強勁合作動能。
近年來,空港新城秉持“誠信空港、法治空港、開放空港”理念,立足“國門”“口岸”以及“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定位,全力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讓空港新城成為內陸聯通世界的前沿陣地。
樞紐升級,夯實對外開放“硬基底”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投運,同步建成投用包括節點立交、東進場高架、T5站前商務區在內的機場三期場外基礎配套工程。待三期工程全面建成后,機場年旅客吞吐保障能力將達到8300萬人次,貨物吞吐保障能力達100萬噸。
航線拓展,織密空中網絡“方向盤”
累計恢復及新開國際客運航線60條,通達25個國家52個主要城市,聯通“一帶一路”19個國家的34個航點;累計新開國際全貨運航線33條,通達12個國家13個主要城市,聯通“一帶一路”8個國家的9個航點。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對中亞“五國八城”的通航全覆蓋。
搶抓機遇,厚植發展沃土“新動能”
充分發揮“臨空、自貿、保稅、跨境、口岸、航權、樞紐、冷鏈”8大開放功能和國家級試點政策優勢,2024年,空港新城臨空經濟規模已突破420億元,形成以“1+3+3”為主導的臨空經濟產業集群,吸引了一批國際物流、航空制造、跨境電商領域的優質企業落地。
未來,空港新城將繼續錨定“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戰略,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搭建合作平臺,吸引更多國內外企業扎根空港、聯通世界,以開放姿態為西安乃至陜西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